有生以來,趙德昭第一次在電視之外的地方,見識了皇家圍獵。

這才知道,皇家圍獵跟獵人打獵,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

圍獵,靠的就是人多勢眾,人分數隊,各有旗伍號角,把一座山頭或者一片林子圍起來,然後敲鑼吹號,拉網一樣把裡面的飛禽走獸驅趕出來,攆到皇帝和跟隨打獵的親貴跟前,供他們放箭射殺。

只要能射得中,就完全不存在走空的可能,收穫的獵物可以多得用車拉,幾十上百都有可能。

滿清的那位“十全老人”乾隆皇帝,據說曾經一天射了上百隻兔子,以此誇耀自詡,應該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果他不是吹牛的話。

趙匡胤比起那位“十全老人”,自然是不知強到哪裡去了。

趙德昭跟在老爹的馬後,親眼見到他連射連中,幾乎是例無虛發,跟小李飛刀都有得一拼了。

趙光義的弓馬雖然比不上趙匡胤,但也絕對不差,所獲的獵物能有大哥的將近一半。

趙德昭發現,趙光義居然在馬背上玩起了各種花活兒,一會兒是回頭射,一會是側身射,一會兒是仰天射鳥雀,也不知道,他是興致過高呢,還是有意顯弄本事。

趙德芳坐騎小力氣小,弓箭也小,卻照樣有所收穫,他射到了兩隻野兔和一隻野雞,興奮得小臉兒都漲紅了。

只有趙德昭自己,過了好半天都還是空著手,一無所獲。

使棒、騎馬,都有身體原主人的肌肉記憶可以依靠,雖然原主兒的使棒功夫與馬術都很一般,但至少是像不像,三分樣,拿出去不會太過丟臉。

但是射箭就不行了,他這副身體的原主人壓根就沒有射過幾回箭,哪裡有什麼肌肉記憶可以依靠?

趙德昭連弓都拉不開!

當然,他也更沒臉換用幼弟趙德芳的那種輕弓小箭。

“二郎。”趙匡胤勒定坐騎,回看了一眼跟在後頭的趙德昭,關切問道:“你怎麼空著手不射,是不是胳膊傷勢還沒好透,拉不了弓?”

趙德昭剛想來一個“駝子過溝,就地順勢”,順著老爹的話承認下來,也省得尷尬丟臉。

恰在這時,右側林子裡有士兵吶喊,一隻麋鹿被攆出,朝著這邊直衝而來。

趙匡胤驚喜大喊:“二郎,這隻鹿留給你了,你胳膊沒力,就等靠近了,挨著馬頭再射,貼身拿箭頭戳也戳死它了!”

趙光義原本有意射取這隻麋鹿,他一聽到這話,馬上勒定了坐騎,轉頭微笑注視著趙德昭,目光意味深長。

趙德昭連聲答應著父親的呼喊,從箭筒裡抽出一隻箭來,內心卻在哀嘆:“老爹啊,你以為誰都有你那本事啊,我是真戳不了它啊!”

那隻麋鹿朝著這邊越奔越近,趙德昭漸漸看得分明,那是一隻頭上沒角的母鹿。

趙德昭一手握弓,一手搭箭,兩眼死死盯著那隻直撞過來的母鹿。

也許是心知肚明自己拉不開弓,此刻趙德昭竟然是鬼使神差一般岔開了神思,他驀然之間想起了一樁著名的史事。

“二郎,射啊!”

眼看麋鹿正要貼著馬頭跑過,趙匡胤大喊。

“快射!”趙德芳也隔著老遠大呼小叫,為兄長著急。

趙德昭充耳不聞,反而把手裡的弓箭扔在了地上。

只聽見“梆”的一聲弓弦響動,趙光義隔著二三十丈遠射出一箭,放倒了那隻母鹿,正中它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