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長風戰旗(第2/2頁)
章節報錯
眨了眨眼之後,風清有點疑惑的問道:“難道聖上的旨意,他們也敢不聽從嗎?”
張輔緩緩說道:風清啊,你這個問題,也算問得不錯了。確實,從表面上看,他們也會遵旨而行。只是,如果不把其中的道理、奧妙想清楚,多半就會消極怠工、出工不出力。一旦到了戰場上,就會一潰千里。在這種情況下,倒還不如不出兵啊!
“嗯,張大將軍所言極是!”月白接過話,“此戰關係重大,甚至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確實要精誠團結、上下一心。嗯,我倒是想起來了,那些護送陳氏後人返回交趾的軍隊,路上遇襲,以至於損失慘重。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對手熟知地形,突然發難,佔得了先機。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這樣一支由朝廷派出的軍隊,一路上有沒有想過可能出現的情況?誰在前方偵查、探路?誰負責整支軍隊的安危、進退?遇到可能發生的情況,有沒有相應的對策?因此,每當遇到某些重大情況之時,我們寧可把事情、問題、危險、困難想得嚴重一些,方能作出相應的準備,方能不辱使命,不負眾望——
張輔點了點頭:馮姑娘深謀遠慮,果然不愧為李先生的高足。哦,在南征這件事情上,馮姑娘能不能再說得細緻一些?
凝神片刻之後,月白這樣說道:首先,感謝張大將軍對我的信任。具體說來嘛,一方面,對於本部人馬,張大將軍務必要切實掌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每一個士卒都明白此次出征的意義。這些人馬,多半也就是此戰的主力了。另一方面,對於那些一時還有些糊塗想法的同仁,也盡力做好說服,儘量讓他們體察到聖上的用意。哦,輿情方面,也許下一番功夫,我們是堂堂正正之師,師出有名,不僅要使國內的黎民百姓瞭解此戰的意義,就是在交趾境內,也要爭取當地民眾的支援與擁護。不難想象,那胡氏父子一旦眾叛親離,我們離此戰的勝利,也就為期不遠了。自古以來,邪不勝正,只要民心向背站在我們這一邊,此次南征,還是可以期待的——
“哦,馮姑娘,你說得真好,真說到我們心裡去了——”張輔、張軒轅叔侄心悅誠服的點了點頭。
月白謙遜道:其實,說到行軍打仗,我還是一個外行。嗯,剛才所說的,也只是一個大致上的輪廓,具體的做法,還看張大將軍臨機處置——
張輔哈哈一笑:馮姑娘,過謙了。你才多大年紀啊,能想到這一些,已經相當不錯了!
“怪不得,叔父以前要求我要多讀一點書!今天,我總算想明白了!”張軒轅這樣說道。
張輔微微一笑:是啊,如果不多讀一點書,就憑那點蠻力,怎麼行軍打仗呢?哦,還不快謝過馮姑娘?
張軒轅抱拳致謝道:馮姑娘高見,令我叔侄如撥雲見日,張軒轅感激不盡——
馮月白擺擺手:這個,我可不敢當啊——
說著,掃了風清一眼。
張軒轅會意,連忙向風清致謝道:風清啊,當初要不是遇見你,我張軒轅究竟也只是一介武夫——
風清微微一笑:張少將軍啊,當初要不是你帶了一本大書去,又在那山谷裡唸唸有詞的,我趙風清就算想表現,也找不到由頭啊!
“哈哈哈哈哈——”張氏叔侄、月白一起大笑起來。
眼看大事已有了眉目,幾個年輕人有如此相處融洽,張輔更是欣慰不已,再過了一會兒,他才這樣說道:哦,說了這麼多,我們變得只會打口水仗了,來,大家舉杯,預祝此次南征順利圓滿——
“當——”的一聲響起,五隻酒杯碰到了一起。
一飲而盡之後,張輔這樣說道:剛才的一番話語,把那些大的方向,解決了。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再商議一些細節問題,一旦形成方案之後,就開始要著手實施了。總之,在這有關江山社稷的事情上,宜早不宜遲。
月白稱許道:嗯,張大將軍深謀遠慮,深諳用兵之道。有此大將,是我大明之福啊!
張輔眨了眨眼,謙遜地說道:馮姑娘,你也不要急著誇我了。在行軍打仗方面,或許我還算勉強,至於如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還得多下一點功夫,多集他人之所長——
“嗯,只要張大將軍一句話,屆時,我們大家一定盡其所能,鼎力相助!”文景瑞率先表態。
接著,張軒轅、趙風清、馮月白也紛紛表示,願意盡其所能,助張輔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