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某度二十年後是個什麼樣子的。

在03年,那是妥妥的大佬。

現階段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的南波灣。

甚至在全世界,那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不管是使用者數量還是技術含量,某度都是有資格傲視群雄的。

別看羚羊提前半年就搞出了羚羊貼吧。

但沒用,用書數量和流量都在那兒擺著,某度只要推出來,就一定會成為羚羊最強大的對手。

一點也不含糊。

不信可以想象某米推出的米聊,比某企鵝推出的威信也要早。

但有啥用呢?

在威信出來之前,米聊風頭也不小,藉助自身的硬體裝置優勢,一下子就把使用者數量提上去了。

然而等某企鵝的威信一出。

米聊就徹底偃旗息鼓了。

在徐楊穿越前的好幾年裡,米聊就已經徹底停止為使用者提供服務,這就是死的不能再死了,但凡有一點點活力,也不至於徹底停止服務。

所以,面對某度某企鵝這種自帶流量的大佬,一點也不能馬虎大意。

更不能跟對方慢慢糾纏。

要速戰速決。

一棒子把對方敲死拉倒。

敲不死,那完蛋了,這相生相殺要持續好多年,不光耗時間,還很耗精力,更耗錢,到最後還不一定獲勝。

這就很煩。

因此,徐楊目的就是在某度的貼吧推出來之前直接把對方摁死在肚子裡。

摁不死也要摁成先天不足。

不然,以後都是麻煩。

只要達成這個目的,別說百十萬,就是上千萬甚至過億的費用,他都不會有絲毫猶豫。

何況,現在搞下線活動也用不了那麼多錢,無非是給參賽選手拍照而已。

都不一定需要親自出馬,聯絡好參賽選手,再聯絡當地的照相館,羚羊科技要做的就是給雙方牽線,然後讓照相館直接把照片郵寄到公司,由公司統一錄製、上傳。

聽起來很麻煩,但實際上對羚羊科技這麼大的公司來說,真不算啥。

人多。

貼吧小組忙不過來,還能臨時從財務、後勤以及其他小組調人。

費用就更不用說了,無非是拍攝費用和郵寄費用而已,最多再加點勞務費什麼的,一個選手有五百塊錢怎麼得也搞定了。

一千人,也就五十萬而已。

一萬人才五百萬。

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多人過了海選。

就算有,羚羊貼吧也會控制數量。

優中選優,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畢竟是搞比賽引流量,而不是搞什麼公益活動。

有一百萬的獎金在前邊撐著,應該能帶起足夠的熱度了。

剩下的,就是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