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歸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徐楊想了想,還是拒絕了,“不著急,就現在這麼兩條生產線,產能有限,先擴大規模以及招募培養更多的熟練工人才是正事兒。”
“萬一生產出來賣不出去,那不是虧了?別到最後只能拿衣服去給員工發工資,那可就丟人了,到時候滿大街都是弘越服裝廠倒閉了,王八蛋王八蛋徐楊王八蛋帶著小姨子跑路了……”李玲玲說到這裡哈哈哈的傻笑起來。
徐楊嘴角抽搐一下,本以為這沙雕這些日子稍微正常了一些,沒想到還這麼沙雕。
這麼爛的梗還笑的這麼開心。
不過李玲玲的擔憂是正確的,對一家工廠來說,生產困難並不是最可怕的,銷售困難才是最可怕的,產品質量再,價格再便宜,一旦發生產品積壓現象,那這企業距離倒閉就不遠了。
但他又不想弄什麼推銷員制度,最起碼現在不需要,因為根本沒用,他這小工廠要名氣沒名氣,要實力也沒實力,本身又不佔地利優勢,就算再怎麼大力推銷,也一樣很難開啟銷路,也根本競爭不過那些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沿海地區那些服裝生產企業。
也就是現在才02年。
如果是12年,他根本不會做服裝,因為那個時候的服裝市場已經基本飽和,新人殺進去只能吃點殘羹剩飯。
但現在……
真沒必要走尋常路。
只是這非同尋常的路,走起來也一定會非常困難,甚至有失敗的風險。
重生者不代表萬能,這是他重生之前也沒走過的路。
所以,他需要認真研究好好規劃,在這之前,他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弘越的生產能力能夠達到一定程度,如果生產能力不足,再美好的規劃也是空中樓閣。
12月8號,李立強從德國學習歸來。
和李立強一塊回來的還有一套現代化的養殖裝置。
說是現代化,其實同樣也沒多少技術含量,而是經驗累積的結果,畢竟歐洲那邊的規模化養殖起步早,發展快,經驗比國內豐富的多,哪怕是再沒技術含量的一個自動喂水器,也是一代代養殖人琢磨出來的勞動成果。
所以引進這玩意兒還是挺值得的。
當然,同樣也花了不少錢,五十套花了整整二十萬歐元,約合人民幣二百萬還要多一些,當然包括運費。
算上李立強在德國那邊的學習、吃住等花銷,全部費用接近三十萬歐。
不過在徐楊看來,這同樣是值得的,甚至是物超所值。
尤其是親眼目睹李立強指揮著工人把那一套套現代化的養殖裝置安裝除錯完畢後,就更覺得值了。
這李立強還真特麼是個人才,短短兩個多月不但學了不少技術,竟然還學會了一些簡單的德語,連人都開朗了不少,言談舉止和穿著打扮都跟換了個人差不多,甚至連面板都白了一個色號。
安裝完成並且全部除錯一遍之後,李立強興奮的朝徐徐楊喊道:“徐總,一切正常,隨時可以開工。”
“說說你的想法。”
“好,徐總,”李立強想都不想的回答道:“我個人認為,如果想做大,首先一定要有育種基地,咱們基地現除了地盤和裝置之外一無所有,只能靠買,但靠賣的成本會非常高,所以先引進種苗成立育種基地就是第一要務,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被人卡脖子的風險,還能根據需求控制種苗產量、品種,也能最大程度上降低由外界帶來的汙染。”
“跟我想的一樣,”徐楊點點頭,“下一步呢?”
“下一步就是擴建廠房,我認為,現在的廠房規模還是太小,而且規格也不是很好,空間利用率低,安全性也不夠高,還有一些細節同樣需要調整,”李立強說著指了指廠房內的通風裝置:“在我看來,這就是不合格的,噪音太大。”
“還有嗎?”
“有,成立培訓班,每一個新招募的工人都必須接受一段時間的崗前培訓,不然的話,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給工廠帶來滅頂之災,徐總,做養殖最怕各種亂七八糟的傳染病,而這些傳染病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從外界帶進來的,一直進進出出的工人就是最大的傳染源,我們必須從根源上杜絕這種可能。”
咦,甚合朕意。
徐楊情不自禁的暗讚一聲。
他雖然不是很懂養殖,但也知道這些東西,什麼禽流感豬瘟之類的傳染病確實非常可怕,但只要做好隔離、消毒措施,養殖場還真就比散養禽、畜的開放環境安全。
所以李立強不說,他也會強調這點。
但沒想到他還沒強調呢,李立強就先說出來了。
可見,他那些錢是真的沒有浪費。
而且李立強還沒停下,接著又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才是關鍵,徐總,要是不早點解決,其他一切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