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徐楊還真想知道李立強說的這個關鍵問題是什麼,因為他感覺他考慮的已經夠周全了。

“宰殺,”李立強自信滿滿的回答道:“養殖和屠宰是不分家的,不管是雞還是豬牛羊,屠宰都非常重要,尤其是現代化的屠宰方式不但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環境汙染等問題,還可以將禽畜的各個部位都利用起來,使經濟效益最大化,尤其是在咱們國內,幾乎所有部位都可以當做食材。”

屠宰?

徐楊還真沒想過屠宰的事兒,因為一般來說有專門的屠宰場幹這活兒,普通養殖場不會做這些。

但李立強的話偏偏很有道理。

自己屠宰,確實能把利潤最大化,比如說做肉雞,可以做整雞,也可以分割開來做雞腿、雞架、雞胸、雞爪之類,連雞胗、雞腸子這些臟腑都可以單獨拿出去賣。

這還只是雞,如果是牛羊,那就更了不得了,這些零碎的利潤也非常高,扔掉就白扔掉了,只要賣掉幾乎就是純利潤。

所以這麼一想,這活兒還真可以做。

而且最好是一條龍的那種,從收穫到屠宰、處理、冷藏甚至運輸。

但是吧,這樣一來,還得投資。

屠宰肯定不能用純手工,得用機器,而且是現代化程度比較高的那種,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屠宰過程中的汙染,就像流水線。

而且李立強這麼一說,他忽然想起重生前在網上貌似看到過一個類似的影片,是國外一個屠宰場殺雞的流水線,從活雞被倒吊在機器上開始慢慢輸送,工人站在旁邊挨個兒割喉放血,然後是自動脫毛,再然後還是人工剖腹清理內臟,然後就是分割腦袋、雞爪等,工人們在一旁負責分類,然後直接就能包裝起來冷凍入庫。

整個流程走下來需要大半個小時,但是在那條流水線上,一個小時就能處理上千只雞,效率非常高。

只是他不太確定那套生產線有沒有被髮明出來。

雖說那玩意兒同樣沒什麼技術含量,但也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還沒有面世。

嗯,回頭讓人打聽一下。

“徐總,除了屠宰,還有糞便和汙水的處理也是一大難題,處理不好,不但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還會給養殖場帶來一定的危險,”李立強卻又接著丟擲了新問題。

好吧,這個問題更嚴重。

養雞也好,養豬也罷,這種成規模的養殖會產生大量的汙水以及分辨,處理不好,會導致周邊的空氣極其難聞,更會導致各種細菌在空氣中大肆傳播,會提高養殖場內的疾病風險。

但這玩意的成本可就太高太高了。

是,有專門的去汙法,是專門針對養殖汙水和分辨的,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各有妙用,但成本不是一般的高,擱二十年後依然讓很多養殖企業叫苦不迭,何況是現在。

甚至,一些方法可能還沒被髮明出來,哪怕他願意提高成本去汙,也找不到門路。

但也不是沒有其他辦法,最高效也最環保的就是建沼氣池,利用沼氣池發電、供暖從而達到迴圈利用的目的,這樣不但可以最大程度上節約成本,而且因為沼氣池的密封性好,也能徹底隔斷各種汙染。

但還是那個問題,成本不是一般的高,尤其是土地成本和技術成本,簡直高的嚇人。

能處理一家成規模的養殖場的汙水和糞便的沼氣池,佔地面積之大隻有行內人才明白。

但是吧,真要弄起來,那玩意兒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不但可以在後續的發展中節約去汙成本,甚至還有機會賺點小錢,因為轉化出沼氣之後的沼液和沼渣都是極其出色的有機肥,可以直接利用的那種,也有一些化肥化工企業專門收購這玩意兒,實在不行免費發放給附近的農民也是大功一件。

所以衡量再三後,徐楊一揮手:“建沼氣池。”

“啊?沼氣池?”

“有問題?”

“能有用嗎?”李立強小心的問。

好吧,沼氣池雖然不是國內專利,但是也就國內更注重這些,國外?

國外也有,但用得少,因為國外大多數國家都是地廣人稀的存在,根本用不著這麼精打細算,尤其是民用沼氣池這個概念,在國外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但在國內卻完全不同,國家早就提倡在農村推廣家用沼氣池,並且真的付諸行動,效果嘛,也不能說不好,還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收益跟成本確實不太匹配。

在新世紀前後,國家電力、能源比較緊張,在農村推廣沼氣池確實有助於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