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道常無名,樸[1]。雖小[2],天下莫能臣[3]。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4]。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5]。始制有名[6],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7]。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8]。【註釋】[1]無名、樸:這是指

“道”的特徵。[2]小:用以形容

“道”是隱而不可見的。[3]莫能臣:臣,使之服從。這裡是說沒有人能臣服它。

[4]自賓:賓,服從。自將賓服於

“道”。[5]自均:自然均勻。[6]始制有名:萬物興作,於是產生了各種名稱。

名,即名分,即官職的等級名稱。[7]可以不殆:不殆,沒有危險。

[8]猶川穀之於江海:之於,流入;一說正文應為

“道之在天下,譬猶江海之與川穀”。【譯文】

“道”永遠是無名而質樸的,它雖然很小不可見,天下沒有誰能使它服從自己。

侯王如果能夠依照

“道”的原則治理天下,百姓們將會自然地歸從於它。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不必指使它而會自然均勻。

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種管理體制,制定各種制度確定各種名分,任命各級官長辦事。

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約,適可而止,知道制約、適可而止,就沒有什麼危險了。

“道”存在於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它,使萬物自然賓服。

【解析】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大道屬於心靈的世界,是人的外部感官無法感覺到的,所以說

“無名”。樸,是靈魂的化身,是自我之

“法身”;樸是閃電,可以劈開烏雲,驅逐黑暗,迎來光明;樸是驚雷,可以斬除一切妖魔鬼怪。

樸為

“嬰兒”,既真實而又虛幻,可由天門自由出入,故說

“小”。

“樸雖小”,卻能聚能散,聚則成樸,散則為器,變化無窮,奧妙莫測。

樸一旦修成,自然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之人沒有誰能夠使她臣服。

修道之人若能去妄守樸,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將賓服。由治身之道擴充套件到治國之道,治身之樸,就是治國之法,

“樸雖小”,是就法律文字而言。樸是自然的、純真的,社會法律也必須是正義而神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