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帝王年款(第2/2頁)
章節報錯
弘治時期的款,整體風格更顯秀氣,字與字之間的距離較大。
字的邊緣也不像成化的那樣,緊貼著外框。
此外一些小細節也應注意,比如,“弘”字的右半邊與左邊“弓”字旁上方半部分近乎平齊;
“治”的三點水略低於右半部,並且“口”字最後一橫多出來一點。
弘治朝還有一種黃釉把盞,在內底心書寫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書青花款。
正德瓷器的款識特別工整,間架結構挺拔有力。
這一時期多流行四字楷書款和礬紅彩底款,基本不見暗刻款和模印款;
而且,四字款識中“年”字不寫豎畫而多寫一橫,被稱作“四橫年”。
正德時期官窯的青花顏料,不止一種。
早期使用的是平等青,髮色澹雅,和成弘時期的青花風格類似。
中期開始試用石子青,髮色灰暗深沉。
晚期使用石子青加回青的配方,髮色藍中泛紫。
不同青料書寫的底款,也各不相同。
根據這些特點,可以對正德時期的青花瓷進行再細分。
嘉靖時期的款識,字型較粗,顏色深紫凝重,髮色猶如藍寶石一般。
每個字的筆鋒特別明顯,尤其是每個款字之中的撇和捺的收筆近似水平,獨具特色。
其他特點比如早期款識“靖”字左邊的“立”字,與右邊“青”字的上半部分平齊。
中期以後,“立”字的位置逐漸下移,這些細節方面的特徵有時候需要更加重視。
此外,現在常說嘉靖款雜,主要是因為嘉靖的款識不止有紀年款。
除了紀年款,還有天干地支款,堂號款、吉語款也很多見,種類之多,內涵之豐富為歷代之最。
隆慶時期存世的瓷器實物較少,所見年款多寫作“大明隆慶年造”,六字雙行;
極個別的亦有四字雙行雙圈款,以“制”字代替“造”字。
一般碗、盤、瓶、罐和洗之類,書款於底足;
大瓷缸,則書款於器裡口沿之下。
萬曆在位時間為明代最長(1573年1620年),一共48年。
其中“萬”字,有兩種寫法。
萬曆早期,字首倒八穿過首橫;
中晚期倒八字,不過首橫;
且“萬”字下半部分“禺”字中間的一豎,與草字頭的橫相連線。
總的來說,萬曆時期的底款與嘉靖的相似。
但種類較為單一,僅見有紀年款,且以六字雙行楷書款,外圍雙圈為主。
較為特殊的有:六字三行楷書款,外圍青花雙圈;
六字雙行款和六字單行款,外圍雙方框。
萬曆的書法風格,頗似“顏體”,敦厚剛勁,端莊工整,撇捺轉折處頓挫有力。
通常情況下,青花類的底款所使用的青花料,和該時期的彩繪鈷料是一致的。
但是也有個別的例外情況,尤其是底部的年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