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皇家御用(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康熙時期,比較側重於仿製弘治時期的時代風格。
雍正和乾隆時期,嘗試仿製黃釉與其他彩繪的結合。
道光時期,更加傾向於仿製一些黃釉文房用器等。
黃釉瓷器當中,最珍貴的是嬌黃釉,其次就贏是檸檬黃釉。
檸檬黃釉是清代雍正時期所燒造的一種黃釉瓷,它的創燒是基於明代的嬌黃釉。
這種黃釉瓷器釉色淡雅宜人,沒有明顯的色差,釉層十分均勻。
造型方面,主要以各種精緻的小件器物為主。
如常見的有碗、盤、杯、瓶、碟等,體現了端莊典雅的藝術風格。
最後就是號稱皇家御用黃釉瓷的茶葉末釉,這是一種高溫黃釉。
其釉色如同茶葉的細末,青中帶黃且有細小的斑點。
這種釉色,最終的效果很好,一般都是古樸雅緻,意蘊非凡。
當然,特徵也十分明顯。
茶葉末釉,一般釉面大多不透明。
這是由於燒造氣氛的不同,使得釉色呈現出多樣化的特色。
如常見的有鱔魚黃、蟹甲青、蛇皮綠、老僧衣等。
這幾種釉色,都值得提一句,因為他們都是時代的特色。
比如鱔魚黃,它結晶釉的一種品種。
因為釉料中含鐵、鎂和矽酸,經高溫氧化焰燒成時析出結晶。
這種釉色黃潤,帶黑色或黃褐色斑點,猶如黃鱔皮色,故名。
這裡有重點,要想燒製出鱔魚黃,挑選出來的釉料,就必然是含有鐵、鎂和矽酸,再高溫燒製,才有可能得到。
這裡說著簡單,但是要真正燒製的時候,想要得到想要的結果,就必然對於釉料有著很深的研究。
這些工藝在古代,一般是以秘方、秘技的方式存在。
而到了現在,研究明白了其燒製的原理,就可以百分百燒製出來。
還有,往往一種釉料,就會因為燒製的溫度不同,形成各種不同的釉色,在這裡,也是這樣。
再說蟹甲青,它是清雍正朝官窯燒製的結晶釉品種之一。
系由茶葉末釉演化而來,深綠中稍黃或者黃中偏綠,稱為“蟹甲青”或“蟹殼青”。
其施釉方法為生坯掛釉,入窯經高溫還原焰燒製。
由於溫度不同可變色調,如蟹甲青、鱔魚黃、蛇皮綠等,都是同一種釉料,在不同溫度之下形成的。
所以說,同一種釉料,就是因為溫度的不同,就呈現出這三種顏色。
除了蟹甲青和鱔魚黃,再就是蛇皮綠,這種釉色製作的好,也是很漂亮的。
現在存世的蛇皮綠作品,有一件就十分精美,那是一件清乾隆時期的蛇皮綠釉玉壺春。
&n,為乾隆時期官窯之標準器形,侈口,束頸,斜肩,鼓腹下垂,圈足。
胎質堅硬細膩,修胎工整,線條流暢優美。
瓶內施白釉,白如凝脂。
瓶外通體施蛇皮釉,綠色有點深沉,但是看著十分舒服,沒有一點沉暗的感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