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1/3頁)
章節報錯
創投圈,資本圈,永遠不像外人看起來那麼簡單。
每一筆投融資背後,都有著無數的故事。那些只憑借一個idea,在電梯裡和投資人聊上個半分鐘,就成功融了一大筆錢的傳說,當個笑話聽就得了。
要是信以為真, 那說明你還相當單純。
陸澤之所以還要給攜程四君子下個套兒,就是因為按照前世的軌跡,他們後面幾輪融資,很有可能出現點意外。
前世攜程的種子輪融資,是季奇找IDG的章蘇揚這個熟人投的。
在章蘇揚的支援下,季奇也很順利地取代了沈南朋和梁建樟, 成為了攜程的CEO, 大權獨攬。
因為前幾個月沈南朋、梁建樟、範勄三人都沒辭職, 這個提議他們也只能無奈接受。可僅過了幾個月,這個狀況就發生了改變。
這50萬美金的種子輪融資,根本經不起攜程網消耗多久,等不到年底就又會燒的一乾二淨。
別看400多萬人民幣很多,可架不住網際網路專案燒錢厲害。
再加上現在才1999年,網際網路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新鮮事物。
對消費者而言,大家根本就不知道、也不相信可以在網上預訂酒店、機票或者旅遊行程;而對酒店、景區、航空公司、旅行社來說,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是網際網路,以及這個東西能給自己帶來什麼。
現實的情況往往是:攜程的推廣人員上門陌拜時,剛開口介紹自己的業務,就會被酒店或旅行社的經理轟出去。
要不是範勄在旅遊、酒店行業已經工作多年,且還擔任著東海旅行社的總經理,旅遊資源比較充足,為攜程初期的業務開拓提供了很多便利,攜程網連開局都難。
但問題是,有了資源, 賣不出去也白搭。
一個特別狼狽的例子是:年底的時候攜程好不容易拿到了東海龍華寺千禧年敲鐘門票的網上分銷權, 但是在攜程網上一張也沒賣出去,最後全體員工只好到冒著寒風到現場去充當“票販子”。
這就是1999年網際網路企業的現狀, 別看網路很先進,但大多數交易行為都發生線上下。
就連這會兒風頭正勁的8848和易趣網,他們的電商業務多數也不是純線上交易,使用者多會約線上下完成整個交易過程。
所以,攜程網的困境是註定了的。
一直要到千禧年後,家庭電腦的普及以及網咖的遍地開花,網際網路企業才能漸漸迎來好日子。
到2000年初,攜程面臨的情況仍然將是業務進展非常緩慢,盈利根本看不見曙光,50萬美金的融資也很快將要花完。
如果不能解決業務拓展和融資的問題,公司又要面臨倒閉危機。
一般的創業公司面對這種情況,或許就回天乏術。而攜程四君子的救亡之道,則充分展現了這支夢幻團隊的魄力和想象力。
他們想出的辦法是直接收購全國最好的酒店預訂服務公司,並且用這個作為籌碼,去做新一輪融資。
光是這點,就能看出沈南朋這位資本大佬的天賦和能力了。
因為這個過程,就是由他主導進行的, 而且下一輪融資的物件,正是大名鼎鼎的軟銀。
2000年1月, 屆時攜程網賬上已經沒剩幾個錢。
可攜程四君子沒有放棄,沈南朋一邊積極地和各大資本對接,洽談融資事宜。
而季奇卻開始去和當時國內酒店預訂服務業務的前五強——現代運通、商之行、金色世紀、國信商盟、百德勤,一家家地談收購事宜。
如果能夠成功併購,那他們的業務量瞬間就變成了攜程的訂單資料。
這就是攜程四君子想出來的融資策略,本質上和8848電商網站併購連邦軟體是一回事,都是併購後以實體連鎖企業的業務量,充當網際網路企業的營收資料。
在現如今這個時代,別說這一招還真的好使。
8848靠這招成為了華夏第一的電商網站,攜程靠這招起死回生,贏得了下一輪融資。
可現實遠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一開始這項收購計劃進行地並不順利。
因為這五家實體預訂服務公司,每一家的業務量都遠超剛剛成立幾個月的攜程。
與此同時,沈南鵬正在和軟銀積極接洽第二輪融資,目標融資額是450萬美金。當然,投資的前提是攜程能夠收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