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再下個套兒(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世上最容易拿的錢,就是資本的錢。
有時候可能只憑一個idea,都能忽悠個大幾百萬美金,花起來一點不心疼。
可成本最高的錢,也是資本的錢。
如果你的專案真的很有前景,用資本的錢,那成本有時候比高利貸還狠。
高利貸要得不過是些利息, 可資本要得是你的股份。
陸澤前世就聽東哥說過,如果有可能,他最不想要的就是從資本那拿錢。
但凡銀行肯貸款給他,投資機構的錢他一分都不想要。
創業之初,就被號稱華夏女版巴菲特的風投女王,今日資本的徐富婆逼過一次狠的。
明明東哥就想融200萬美金,硬生生給塞了1000萬美金。
東哥迫於無奈還簽了對賭協議,好在後來京東發展迅猛,完成了對賭協議的約束條款, 沒有造成更大的犧牲。
第二次,東哥則是被高瓴張又逼了一回,想融5000萬美金,又給塞了3個億。
要知道每多拿一分錢,就要多付出一部分股權。
作為創始人來說,如果不是逼得沒辦法,這種燙手的錢肯定不想要。
最慘的當屬老羅,拿個融資把自己整個身家都貼了進去,還倒欠6個億。要不是後來踩中了直播風口,這6個億的外債估計能壓得他一輩子都很難翻身。
所以資本的錢,有時候就是催命符。
很多企業本可以慢慢經營、穩步發展,可就因為拿了資本的錢後有了壓力,進而盲目擴張,硬生生把自己撐死了。
因此,每一個創業者都面臨著一個很矛盾的問題。
一方面希望資本能多投自己點錢, 一方面又希望資本善良一些。
但資本逐利,毫無感情可言。
所以創業者在融資的時候,就會很糾結於估值,糾結於出讓的股份比例。
因為在這方面爭取的更多,就意味著創業者有了更多閃轉騰挪的空間。畢竟只融資一輪是不夠的,接下來一輪一輪融資,創業者的股份會被一輪一輪稀釋。
稀釋到後面,話語權都喪失殆盡。
前世的攜程四君子,到後面沈南鵬、季奇退出,梁建樟也不過只剩2%左右的股份,而範勄更加不堪,才1.9%。
他們四人,和谷歌的創始人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一比,就像是白給資本打工的。
不過話說回來,攜程四君子在公司上市之後確實也套現了不少。
現如今,沈南鵬、梁建樟、季奇、範勄四人肯定想不到那麼長遠的事情。
現在他們面臨的問題就是,陸澤的報價要不要接受的問題。
如果他們能預知未來,說不定就咬咬牙,自己砸鍋賣鐵自籌資金了。
可惜他們不是陸澤,沒這個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