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文人限制武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李如梅的處置,在場的人,沒有一個站出來求情或說情的。
可見,這一個多月來,李如梅的表現是真的讓在場所有寄予厚望的大臣們失望至極。
本來大家都想著朝戰要結束了,就可以排排坐,分果果。
享受著勝利的果實和戰爭之後加官進爵論功行是的好處。
雖然,在堂的大臣們也沒幾個真正參與朝戰的,但是,他們卻不會這麼認為。
一旦,戰事結束了,他們就會立刻將自己“功勞”一一列出,等待著朝廷的封賞。
這對於他們而言,那就是基本操作。
但是,這一切都被李如梅給毀了。
而且,還毀的如此之快!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竟然把已經穩定的朝鮮戰局給緊張起來了。
真是讓人憎恨至極!
若不是皇太子仁慈,他們定會參死李如梅,順便給李成梁點顏色,讓他知道非正途出身的官員,就算地位再高,也是這麼不受待見的。
朱常洛也自然明白這些文官們的心態,他雖然看不上這些排外的文官,但這也並不代表朱常洛就真的放心那些世代為將的將門世家。
這些人都是大明體制的既得利益者,只不過因為政治鬥爭的原因,他們才天然的對立起來。
但其實,他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騎在大明頭上的吸血蟲。
想要消滅他們,就必須有策略的改變他們。
就比如朱常洛之前在薊縣實行的新型募兵制,這其實就是為了打破明軍世官世將的格局,培養新鮮的軍隊血液,淨化大明軍中的齷齪和腐敗。
朱常洛環顧堂內眾人,說道:“李如梅的無能,讓孤心有餘季。李成梁麻貴杜桐等老將們逐漸凋零,後起之秀李如松也五十多歲了。大明下一代的將領還未有能扛旗者。”
“孤一想到大明以後可能無將可用,心裡的著急,卿等能否感同身受?若是有一天,漠北蠻夷看我大明邊將無人,再現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變,孤該何以自處,卿等何以自處?”
王錫爵等萬萬沒想到,皇太子居然把話題引導到了幾十年前俺達圍京的舊事。
那次事件的影響幾乎不亞於土木之變!
當時可以說稍有不慎,那些蒙古韃子們瘋起來真的強攻京師,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現在舊事重提,顯然不是無的放失,肯定是要目的的。
但到底是何目的,王錫爵等也沒猜出來。
朱常洛繼續說道:“太祖皇帝起於微末,肇建大明之後,心念開國不易,給予了很多開國忠良世襲軍爵。本意是想讓這些人既能享受來之不易的太平盛世,又能教育子弟忠誠為國。”
“但是,在這二百多年裡,有多少人忘掉了先輩們的英勇和無畏,他們躺在前人的功勞簿上,心安理得的享受著朝廷的官職俸祿,但是,他們的才能卻不能匹配他們的職責。”
…
“更過分的就像原薊鎮,昌平的守將,他們世代世受國恩,但他們不僅不滿足於朝廷給予的俸祿和恩賞,還貪墨軍餉,奴役軍戶,殺良冒功,走私火器,害國害民。這樣的人,孤能相信他們可以守好大明的國門嗎?”
王錫爵等聽到這句話,立刻就來精神了。
噴武將,這是大明的政治正確,皇太子終於覺醒了,終於看到這些粗鄙武人的害處了。
王錫爵,王家屏等立刻回應道:“臣等有罪,不能為殿下分憂。武人粗鄙,自古使然。殿下英明睿智,深謀遠慮,臣等為大明賀。”
朱常洛聽著眾臣的回應,心裡一陣冷笑。
賀?有你們賀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