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愛軍公司’已經是一家總資產超過300萬元的大型集體企業。並且在市組織也是位列第98名。

正治上的事安全落地,繼續保持了戰民一家親的環境。肖首領也是鬆了一口氣後,直接上任副領頭兼後勤部首領,在更為廣闊的環境中為領土多做貢獻。

肖首領事後反思,開始覺得這事主持人是老領導,自己沒有具體參與。可是隨著老領導去世,對於市組織的變臉沒有防備,或者是自己顧慮多,怕事了有些慌亂。

陳義分析後覺得市組織絕對不敢這麼辦事,原因與自己當時的顧慮一樣。所以反其道而行之,由防守變成主動進攻了。

他的依仗就是市組織要按日期完成第一棉紡廠的任務,不敢耽擱正事與海兵扯皮。這個結果最後就是這麼出來的,‘愛軍公司’在市組織猛烈碰瓷,蹭了一大口袋實惠。

事情過去,肖副領頭主動給一把手彙報了這件事的過程。當然‘愛軍公司’的功勞要記在自己身上,這點陳義絕對沒意見。

領導聽了只是一笑,到了他們這地位這些都是雞毛狗碎。但是有機會碰到清島市的隊長還是要點一點的,開開玩笑而已!

學校開學了,陳義也得在整天搬遷的事宜中暫時脫身,來學校開會。首先拒絕了作為學生代表上臺發言,對指導員直言不諱,自己的級別已經不能再幹這事了。

也是,副處級,與系隊長一個級別,比指導員高三級,你讓他代表學生上臺是怎麼回事?這裡是省級組織校咋地?

不過還是沒有逃脫得了作為優秀組織員上臺。陳義不用發言稿,直接開講。

絕對不會出現荒腔走板的事,還讓全體師生引起共鳴,尊重科學、注重人才培養為主題的演講十分符合目前的正治環境。

被有關人士逐筆記錄下來,最後經陳義同志修正後在報紙上刊登出來。隨後作為一項政績,記入陳義同志的檔案。

陳義對於這次置換十分滿意,一來他本來就是盯著第三紡織廠的倉庫,想把歐族倉庫的存量搬到這裡來,拉近與碼頭、沙灘以及火車貨站的距離。何況離著海兵大院又近了一些。

再者,這裡是歐族人第一次修建,再基本完工的前提下,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了。日族人接手後得以完善,建築質量再過三十年也沒有問題。

再說冬季隨後降臨,也不用再實施給鍋爐房送禮的計劃了。現在改成自己燒暖氣了,最少不會再挨凍了。

何況這裡的辦公室是歐式建築,比日式建築寬敞的多。雖然五樓的海參存放地沒有了,可是多了一個地下室存放地,還是三層,面積幾乎大了十倍。

很多見不得光的事情都有地方掩埋了。第三紡織廠搬走很夠意思,他們也知道,帶著這些破破爛爛不如在那邊買新的。

再說人家‘愛軍公司’還提供了管理層每人十斤帶魚呢?所以除了自己必須用得著的,其餘辦公用品以及宿舍用品全部放棄,跑到那邊開始哭爹喊娘地要求新辦公設施去了。

陳義的辦公室現在就是一整套歐式傢俱,據內行人說是全部橡木作品,每件傢俱都有製作者的簽名。大氣、豪華、莊重,就是缺少現代氣息,被別人拋棄了。

陳義親自盤點了所有老傢俱,並且把他們集中到了自己身邊。其它的都是使用從原辦公室搬過來的傢俱,趕上什麼是什麼。

新的絕對沒有!把原辦公樓搬得一個螞蟻都沒留,恨不得把窗戶上的玻璃都卸下來。

沒辦法,集體企業就得過窮日子不是?‘罐頭廠’有三百多職工,管理人員經十幾年的發展達總人數的65%左右。機械搬過來開始安裝,這些都是工人的事。

管理層閒著沒事幹,本來他們想安排開會學習,可是陳義覺得現在大家已經忘記了,自己是一個海兵家屬的應有品質。

當然這裡一多半不是海兵家屬,都是‘罐頭廠’成立後增加的本地關係,但是名義上還是。

所以開始展開兵訓,予以彌補海兵氣質也是名正言順。並且直接運用‘愛軍公司’的經過集體簽字的崗位責任制條例,按章執行,絕對童叟無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