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出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上令下達,離都城越遠,也許越能看到真實的越國。都城周邊,誰知道是不是別人安排給我看的呢。”姬友回答地很坦誠。“雖然只是來監國,也想盡我所能,把越國冶理好,讓百姓安居樂業。”
“雖然您之前感慨,吳國因離中原路遠未受教化,而被稱為蠻夷。但當初吳國建國,是泰伯三讓天下,為了仁義才走得這麼遠的。如今看太子殿下仁政愛民,真的是有泰伯遺風啊!”云溪由衷地感嘆起來,心想如果太子友真是這樣的人,是越國的福氣。
“你也知我先祖之事?”姬友提起祖先頓時神采奕奕。
“當然,不只是我,後世萬代都會讀《論語》中的那句——‘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云溪說起來也一臉敬佩。
“《論語》是什麼書?在哪裡看到的?”姬友好奇追問。
“這個啊……嗯……這是周禮盡在魯的魯國孔先生說的,這本書現在還沒出來,以後會有的。”云溪堅定地說。
“孔先生我知道,魯國的聖人,沒想到他也這樣讚歎先祖。”姬友高興地點點頭,看向云溪的神情更溫柔了。
“只是我和先祖還差得遠。”姬友想起云溪前面的誇讚有些慚愧地說。
“仁義是一樣的。見到您的第二天,我突然想起殿下以前好像救過我。”
“我救你?何時?”
“吳越和談之時,我隨文大夫去吳國軍營,言語上得罪了伍大夫,他可是暴脾氣呢,差點兒拔劍了。還好有個人在後面說父王讓他一同和伍大夫去帳中議事。叫吳王‘父王‘的,不就是您嗎?聲音也很像。”
“哦,原來那個小使者是你啊,敢惹伍大夫,我很是佩服你來著。”姬友回想起了當時的情景。
“是我是我,要不是第一次初見您時,您一雙眼睛太動人了,讓我沒有注意到聲音,不然我早認出來啦。”云溪說完又盯著姬友的眼睛看起來。
姬友呵呵一笑有些不好意思,“你都是這樣說別人的嗎?”
“沒有,沒有,他們沒你好看。”
“咳,你……”姬友正想說什麼,馬車停下來了,冷夜伸進頭來說:“殿下,咱們休整一下,吃點東西。”
云溪一看馬車停下來了,就舉手說道:“我要出去那個一下哈。”
姬友點頭應允。
云溪跳下馬車,走到折虞跟前說:“折虞,我要如廁,你得陪我。”
折虞坐在地上,背靠著樹,閉著眼睛,並不理會她。
一會兒他睜開眼,看了一圈周圍的男人,站起身來說:“走吧。”
冷夜看到這一幕,‘噌‘的一下鑽進馬車,對著姬友說:“殿下,您剛才沒看見。那個云溪對著折虞說‘我要如廁,你得陪我’。”邊說邊學著云溪細聲細語的樣子。
“那又怎樣?”
“聽說越王和折虞跟他關係都不一般,您得防著他。”
“防他什麼?”
“防他……那個,親近您唄。”
“莫要亂說。論云溪的相貌,並不是上人之姿。他受越王寵愛,不是你們想的那樣。你只學他的陰柔,但你可知他還在出使吳國的時候為越國據理力爭,不惜和伍大夫頂撞。”
“嚇,他還敢和伍大夫頂撞吶?!”冷夜聽完便不再說什麼了。
姬友也走出馬車,看著從遠處走來的云溪和折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