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朵爾輥(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屠殺了野人中的老弱、孺子,帶走了米缸中積攢的糧食;他們扒去了戰殞將士的銅甲,褫奪旌旗與完衣,楚丘城外除了屍骸,武功再也找不到什麼是屬於自己的了。
山戎的騎兵打敗了他的族兵,若不是部下拼死突圍,恐怕武功自己也要交待在外面。
“到底是誰?資助了山戎馬鐙?”
自從在公子卬那邊習得了先進裝備和匹配的戰術,武功滿心自信。當山戎的騎兵侵擾四野,武氏族人縱馬備甲,出城迎戰,試圖解決戎患於一役,打破經年受圍之窘,一舉消除臥榻之側的威脅。
天不遂人,事與願違。此次來犯的山戎與舊日全然不同,他們騎在馬背上,張弓開箭,藉著馬鐙之力,居然可以在高速驅馳中精準射殺。
武功的大軍被百騎環繞,運糧的輜兵被盡數消滅。平原之上,山戎控制著不進攻本陣,卻讓軍隊須臾動彈不得。
糧食吃光了遲早死路一條,武功組織矛騎兵,縱馬驅趕,試圖驅趕陰魂不散的山戎。
然而山戎的馬種優良,身短而富有耐力,競速之下,就是比武功的騎兵快;騎矛僅長三米,而山戎的弓矢射程遠高於此。
付出了巨大傷亡後,武功敗退城中,依託城牆苟延殘喘。
有人悲慼,有人歡喜。
朵爾輥是山戎的執牛耳者,只見他端坐在獸皮上,衣原羊之毛皮,深目高鼻,髡頭細須,面上滿是驍勇之色,項上掛著珠飾,橄欖型、棗核型的琥珀、貝殼、綠松石串成一串。
一把角端牛為材製成的角弓懸掛在身後的木牆上,邊上是箭囊,囊腫依稀可見銅製的、骨制的甚至石制的箭鏃。
朵爾輥的案上凌亂地擺放著黑褐色的粗陋陶器,內表面素面無紋,打磨不精。
案上還有一頂奇特的頭盔,其護頭為球狀,系由狹窄而呈垂直狀的銅片組成,其間以小皮帶捆紮,盔下有魚鱗狀的護網,似是為了保護脖頸之用。
一旁的木架上,懸掛著朵爾輥的鎧甲,馬甲式的,設有下襬和衣肩。
朵爾輥的親衛持械立於兩側,或持刀、或備矛,武器繁雜不一。
朵爾輥的堂前,跪著向氏的使者。
“宋國國君如今暴露大軍於野外,與我家家主對峙。我家家主企盼山戎之主的援助,願意以侍奉父親的禮節來侍奉您,願意率公族向您稱臣,倘若杵臼授首,願意把宋室長丘等一十六個城池,劃給山戎以作國土。
唯請您看在我家家主恭順的份上,發兵救援,若家主能受到您的扶立,成為宋國國君,每年宋國一定上繳布匹、財帛三十萬,以作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