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壽宴
章節報錯
宋國這邊,人腦子打成了狗腦子,另一邊的晉國卻熱鬧喧囂。
今天是趙盾第三十一年的生日,從早上五點伊始,各色的官員、貴族紛紛登門拜壽。
韓厥系韓武子韓萬玄孫,韓賕伯的曾孫,韓定伯韓簡的嫡孫。
韓氏,姬姓,是不折不扣的晉國貴族。韓家的發家崛起,不得不牽涉到著名的曲沃代翼之變。
公元前745年,晉國的國都還在翼城,也就是現在的山西翼城縣東。翼都南面是絳山,東面和北面也是群山環繞,西面也有汾水的庇護,在戎狄猖獗的時代,基地就像烏龜殼一樣牢不可破。
況且翼都位於臨汾盆地的最東邊,土地肥沃,糧食充足,只消得派得力之人把西邊的汾河天險給守住,那晉國的國都可確保無虞。
那麼派誰屏護國都呢?晉昭侯於是把自己最能打的叔叔封在了曲沃,也就是現在的山西曲沃。這個地方控扼汾水之陰,翼都鎖鑰,曲沃桓叔扮演了晉都看門人的角色,戎狄以及鄰近關係不好的諸侯,比如說位於現在山西聞喜縣的董國和山西絳縣的倗國只能望汾水而興嘆。
晉昭侯的策略看似高明,但是興一利而處百害。在把翼城經營地如同鐵桶的時候,晉國宗室也把自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地緣囚徒。
把唯一的入口交給了曲沃桓叔,既根絕了外族之擾,又放棄了開疆畿地的雄心。外無敵國之患,內無法家弼士,國恆亡,講的就是晉國公室。
晉昭侯青眼有加的曲沃一脈在短短几十年裡,不僅守住了國門,還向南擴張,挑翻了運城盆地的各路諸侯,把原本與晉國同等體量的董國、倗國收入囊中,一路打到中條山脈才肯罷休。
統一了運城盆地後,曲沃人就把基地搬到了聞喜縣境內,新基地名字還是曲沃。而曲沃桓叔生了一個小兒子,姬萬,就被他封在了韓原。
運城盆地的耕地本就比臨汾盆地要大,況且翼城的宗室一支龜縮在臨汾盆地的東邊一角,沒能西出汾水發展,因此曲沃小宗的土地、人口、兵力遠遠凌駕於翼城的宗室。
翼城的晉侯可以欣賞六佾之舞,曲沃一脈卻只能觀賞四佾之女,曲沃小宗頓時不樂意了,既然都是唐叔虞的子嗣,憑什麼你可以看四十八個小姐姐跳舞,我只能看三十二個,我也要看生女孩四十八系列。
曲沃桓叔之孫,曲沃武公隨著兵馬日益強大,野心也不可抑制地增長起來。韓萬的孫子,韓厥的爺爺,韓簡天天在曲沃武公耳畔撩撥,把權力的慾望勾了出來,曲沃武公於是起了弒君之念——不裝了,攤牌了,伏地做小非我志,有德有力者當其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瞭解一下。
在韓簡的協助下,曲沃武公滅了晉侯緡,吞併了國都,把公室中掠奪來的珍寶玩物送去哄新上任的周天子,周釐王。周釐王一個高興就封曲沃武公為晉侯,曲沃武公順利地完成了合法篡位的專案。
作為專案經理的韓簡自然受到了老大的器重,歷經晉武公、晉獻公、晉惠公三朝都享受尊榮。
不過到了晉文公時代,韓氏因為站隊晉惠公,迫害在外流亡的晉文公,遭到文公驢友團的疏遠,政治失勢,家道中落。年幼的韓厥很早就品嚐到了坎坷的人生,總角之年,慈父見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舉仕無望。
韓厥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轉投趙家為門客。韓厥的父親生前和趙盾老爹交情不錯,趙盾也樂得收一個聰明勇敢的家臣。
天還沒亮,韓厥就捧著壽禮邁過了趙家的門檻。
“玉石一雙,表禮、水禮八色。”
奴僕把韓厥的禮單遞送給趙盾,趙盾捻著鬍鬚:“韓氏不愧是有禮之家。”
這份壽禮堪稱標準,玉器、綢緞、美酒的品質和數量都深諳官場之道。
晉國君臣的貪鄙在諸侯之間,那是出了大名的,畢竟人家曲沃一脈的領頭羊,曲沃武公就是靠著賄賂周天子得來的諸侯之位。自武公以降,公子公孫,大夫權門都上行下效,貪出風格,貪出水平,貪出制度。
領匯出差,下面人奉上“程儀”;請託大夫辦事,要給“使費”;送紅包給朝廷,那叫“部費”;冬天有炭敬,夏天有冰敬、瓜敬,臨行送別敬,給領導的門客要送跟敬;就連向領導的門僮都要掏門包,領導的奴僕也要用雜費哄著——畢竟宰相門前七品官不是?
韓厥在趙家廝混了這麼久,趙盾那點品行不是門兒清?在國人面前,那叫一個青天大老爺,但是韓厥的禮單那是從不推辭。
不過韓厥在來的路上,碰到了公子卬,好傢伙,車裡載著兩張鹿皮和五匹玉帛,這根本不像是來送壽禮的。
韓厥多少聽說過這個年輕人,他深深看了後者一眼。
……
韓厥總算見到了趙盾本人,說了幾句吉祥貼耳的話,逗得趙盾眉開眼笑。
“今天客人多,賢之還請進入偏堂就坐。”
賢之是韓厥的字,趙盾的稱謂透露出如同對子侄般的關心。僕人把韓厥引入偏堂,提彌明上前熱情接待了他。韓厥早就知道提彌明是趙盾最信任的門人,兩個人攀談甚歡,進而手談起來。
時間慢慢推移,偏堂漸漸來人觀棋,先克臾駢……這些趙盾交心的部下和盟友都一一出現在了觀棋的行列。
趙盾家的庖廚也開始忙活了起來。可奇怪的是,趙盾讓廚子在後院的空地上臨時搭建起爐灶,挪來廚具釜炊,外面用帷幕那麼一圈,正堂的人壓根就看不出裡面有師傅在燒菜。
而趙家原本的廚房裡面,只有零星的面孔在忙活。
酒席一上來,趙盾就跑來和韓厥等人推杯換盞,且看那案上,鬥蜜龍纏列獅仙,肉錠拖爐擺鳳侶,葷有豬羊雞鴨魚鵝般般肉,素有蔬餚筍芽姜蒜豆之屬。軟滑黃粱飯,清新茭白糊,色色粉湯香花椒,般般添換美甘飴。權貴舉盞祝壽禮,按名依份慢傳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