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治麥(第2/2頁)
章節報錯
播前整地,必保地平墒足,造墒均勻,肥力均一,深淺一致,地平土碎,梗直如矢,大小成方,上虛下實,土肥相容。
野人平日須巡視壟畝,伺候麥情,促弱控旺。
見有葉色灰綠,心葉不長,發育遲緩,呈“縮脖”之症者,必乾旱苗。此多因土松而漏風,漏風而跑墒,救之以鎮壓提墒,密接根土。
見有幼苗細長,根系不育,分櫱少,抑或是不分櫱者,必深播苗。此必埋土過深,俯仰不暢,救之以清田壟、扒厚土。
見有植株成長遲緩,土壤板結者,必板結苗。此必通氣不暢,難以呼吸,根系困厄,須中耕其地,鬆弛其土。
見有苗黃如土,飢瘦如殍,分櫱伶仃者,必脫肥苗。此必地力窮竭,養分殆盡,須追肥施水。
見有苗萎蔫泛黃,片片枯色者,必鹽鹼苗。須以大水灌之以壓鹽鹼,繼之以中耕鬆土。
見有苗瘦弱而水力過盈者,必水託苗。須掘溝導滲,以排餘水;中耕鬆土,以散墒通氣。
但有雜草偷生期間,竊取肥力、水力,亦需要時時除草。
見有葉鏽苗黃者,必病苗。此必害蟲作祟,須人工撲殺。此外為防小麥患染穗黑之病,需以石灰水浸泡種子三日。”
“田間有何種害蟲,又當如何撲殺?”公子卬納悶道,他不會種田,學的是工科,讀的是機械。人工撲殺在他印象裡,難道是一個一個麥子上尋蟲掐死嗎?那農民伯伯得多累啊?
“冬小麥之害蟲者,螻蛄、蠐螬、金針蟲是也。
螻蛄於春為害,晝伏夜出,趨光撲火,夜間可撲殺,亦可以馬糞、驢糞餌殺。
蠐螬一月出土,三月交尾,趨光撲火,星夜捕殺。
金針蟲多十二月為害,秋季偶爾示蹤,蟄伏於低窪潮溼之處,須以幹谷烹煮,涼至不粘手,拌之以毒粉,製成毒谷,可毒殺金針蟲。”
“人言齊人多智,田壟之間盡然學問幾多,我五穀不分,自愧不如。
繁氏竟能銘記於胸,一一瞭然,如數家珍,也是賢才,請受卬之一拜。”公子卬行了個大禮。這年頭的商賈果然都很有料,行走千里,輾轉列國之間,見識非凡。今有資章甫與繁鑫,後世有呂不韋,前人有弦高,都是國家的肱骨幹臣。
商人行走四方多無地圖,全憑經驗和智慧,公子卬覺得繁鑫若是能收為己用就太好了。
“不敢得太傅謬讚,鑫區區拾人牙慧,不能受之。”
“繁子,我欲請君折節,入我幕中,暫居家大夫,不知意下如何?”
“固所願爾,不敢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