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成立雲峰網路技術公司的最佳時機(第1/2頁)
章節報錯
事實證明,亞馬孫的道路是對的,是可行的,是可以成功的。別人也許看不到結果,但是章雲峰他早就已經看到了結果。
幾年後的馬文,創立淘貝網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像亞馬孫學習呢?
而且此時易趣雖然還是華國的易趣,但在網路泡沫經濟危機下,他們已經開始向美國的eBay學習了。全面實行服務收費了。
他們提供的是有償服務,所有進入他們網站的商家,網店店主都要向他們交納一筆入駐網站的費用。
不僅如此,在網店賣出商品,交易成功之後還要向易趣網站上交一筆交易費,就這樣的情況下,所以章雲峰覺得,現在開設一家購物網站,時機已經成熟了。
章雲峰告訴周小清,要找一些熟悉亞馬孫,eBay,易趣網站運營的網際網路網路技術人才,不出一個月,便招到了二十多名網路技術人才,甚至有幾位網路技術人才,直接就是從亞馬孫公司,和易趣網站公司挖過來的人才。
其實說白了,現在是網際網路網路危機的至暗時候,不說有很多網際網路網路公司,都已經倒閉了,還有很多公司都大量的裁員。所以早兩年很吃香的網際網路網路IT業人才,如今早就已經不吃香了,很多人都被迫轉行了。
這時候幾乎都沒有什麼新成立的網際網路企業,突然冒出來一家新成立的網際網路網路公司,而且給出的薪水又高,各種福利待遇還非常的不錯,自然會有很多人聞風而動,蜂擁而入了,這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章雲峰雖然不懂什麼網路技術,但他好歹也是一名重生者,對於怎麼樣運作購物網站,怎麼樣開啟局面。怎麼樣和易趣網始進行比拼,搶佔市場份額,甚至把易趣網是擠出華國市場,他還是非常清楚的,畢竟他是知道阿狸公司的淘貝網,是怎麼和易趣網搶佔市場的。
如果有現成的經驗,還不能對付易趣網的話,還不能讓自己的網站開啟局面,站住腳跟,那他也未免太差勁了。
不過這些暫時也不著急,此時的易趣還是華國的易趣,再過半年之後,eBay才會進入華國,成為易趣的股東,之後更是全面的收購了易趣。
說起易趣,就不得不提一下易趣公司的兩位創始人,趙亦波和談海音。
1973年9月,趙亦波出生於魔都,父親是中學的數學老師。那個時候,科大神童寧鉑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趙爸爸估計受此啟發,從三歲開始就讓趙亦波接觸數學,每天讓他將一副撲克牌,從頭到尾地相加十次,有時還將撲克牌抽出一張,讓趙亦波推算是什麼牌。
剛開始,趙亦波被撲克牌上的數字搞得昏頭脹腦,但到了四歲就開始對數字有感覺了,五歲居然能在十秒鐘之內,將任意四、五十張牌加一遍,而且絕對正確。
趙爸爸一看兒子是學數學的苗子,慢慢就把大學的拓撲、微積分、線性代數給趙亦波看,沒有想到小傢伙不但不覺得枯燥,還真看進去了。
一九八四年,十一歲的趙亦波參加首屆“華羅庚金盃”少年數學競賽,一舉獲得全國第三,此後只要他參加的初中、高中數學競賽,不是特等獎就是一等獎。
一九九零年,趙亦波在華東師大二附中高一時,被魔都交大數學系的博導看上,“到交大實驗班來吧”,沒有想到,趙亦波的志向更為高遠。
果不然,一九九一年,還在讀高二的趙亦波就收到哈佛物理系的全額獎學金,成為解放後全獎就讀哈佛本科第一人,四年後這位老兄獲得物理與電機雙學士,並從一千六百個名畢業生中脫穎而出,獲得哈佛“最高榮譽生”的稱號。
這一年,馬文在杭城創立海博翻譯社,揹著大麻袋到義烏、羊城去進貨,並嘗試賣鮮花、賣禮品。
一九九五年大學畢業,世界兩大知名機構,麥肯錫和波士頓都相中了趙亦波,最後波士頓“略施小計”,派人力資源總監到他的宿舍樓下,蹲了4天3宿,最終打動了趙亦波。
此後二年,趙亦波玩命工作,從一屋子老外中脫穎而出,薪資從五萬漲到二十萬美元,並連續兩年考核優秀,成為“最優秀僱員”之一。
一九九七年,趙亦波獲取公司提供就讀MBA的機會。在GMAT入學考試中,趙亦波再一次顯示出他的高智商,考出罕見的790分,就差10分獲得滿分,最終高分被母校哈佛商學院錄取。
哈佛你知道的,在這個孕育了三十三位諾貝爾獎和七位美國總統的校園裡,一個磚頭都能砸到三個大師。當時,邵亦波的同學中一共有十二位來自大陸,個個絕非等閒之輩。
如談海音是魔都交大的學霸級才女,去哈佛之前在麥肯錫工作,年薪五萬美元,後來美林銀行投資銀行部,開出的年薪是十萬美元,五年後可漲到五十萬美元。
在商學院MBA的學習中,趙亦波系統學習了“三角結構”、“四P理論”、“五C模型”、“六西格瑪”、“7S框架”等管理學理論,邏輯功底突飛猛進。
一九九八年暑假,新加坡政府委託哈佛商學院,做一個網際網路課題,主要目的是“西學東漸”,把美國網路運營模式成功複製到新加坡,趙亦波參與其中。三個月搞下來,課題小組的結論是“美國網際網路模式不具有複製性,成功與否完全視個案而定。”
不過,一個拍賣網站eBay引起了趙亦波的注意,eBay把一個原本低效的二手貨拍賣市場變得很有效率。那時在我國內地,“倒爺”依舊很吃香。這個模式最適合華國。
趙亦波突然來了靈感,他決定和談海音回國,創辦一個類似eBay的網站。
一接到趙亦波的電話,談海音馬上有了興趣,她說道:“國內網路發展速度實在太快,要做就必須抓住時機,立刻開始。”
的確,自從一九九三年華晨寶馬在紐交所上市後,“華國概念股”就開始大放異彩。
更為有利的是,一九九九年全球皆為網路癲狂。想想看,美股納指指數從500點漲到5000點只用了短短的9年。那個時候,幾乎所有的風險投資、網路科技公司都相信,“30歲以後退休,然後去加勒比海買個小島,天天曬太陽。”
也就在一九九九年,很多日後的網際網路大佬開始起步。馬文在杭城郊創立了阿狸公司,梁建章與沈南鵬等三人創立了攜程,李國慶創立了噹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