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玄德?!”聽劉備這麼說,孫堅自然感動,感動之餘也覺得有些驚訝和不好意思:“那你麾下子弟——”
“放心,我早預料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多帶了一些備用的。”
“竟然如此,那多謝玄德兄了。”聽劉備這麼說,孫堅才變得很興奮。不過緊接著,他又有些失落:“不過,就算有了玄德送來的皮衣,我江東子弟恐怕也剩不下太多戰力了。”
“……”
孫堅的話,再次點起了劉備與董卓心中的擔憂。
在這種天氣下,來自南方的漢軍戰力還剩多少,實在是個問題。
不算這些江東子弟,就算其他漢軍,他們的戰力也會大幅降低。
這其中除了天氣導致的身體,生理上的不適,凍傷與疾病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漢軍引以為傲的弓弩武器效果,將大打折扣。
弓弩的絲絃,會因為天氣原因變脆,使用壽命變短。又因為雨雪潮溼變軟,殺傷力大幅度降低。後世詩人岑參所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其中一句:“將軍角弓不得控”,說的就是這個狀況。
……
漢軍面臨的巨大困難,全部被張溫無視了。
就像是任何一個高高在上的貴族,大人物一樣。他根本看不到營中兵士們的困境。
就好像是朝廷諸公之前,義正言辭的說出過“沒有糧食就不能打仗了嗎?!”這樣的話一樣。這一會兒的張溫也是一樣。在劉備再次很討人厭的說出這個問題後,張溫也義正言辭的說:
“天氣冷就不能打仗了嗎?!”
看著擁著火盆,墊著熊皮褥子,裹著貂皮大衣的他,義正言辭的說出這種話時,劉備對張溫的厭惡與殺意,再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
在輕而易舉的收復了三輔之地,所有的城池之後,張溫的迷之自信達到了新的高度。自我催眠的效果變得越來越好,再加上週圍其他人的不斷吹捧,他甚至真的覺得自己很有帥才,是個天才軍事家了。
如果不是心裡面最後一點恐懼,讓他做出了“正確判斷”的話,這一會兒張溫說不得,會真的愉快的親自率領大軍前進,解決這場叛亂,為自己獲取一筆巨大的政治資本呢。
當然,也幸虧他沒有這麼做。
在確認了天氣很冷,對他這樣的君子很有害之後,張溫決定止步不前。然後按照之前的想法,將大軍分成了三路。
其中一路由周慎,這個一無是處的廢物率領。他的兵力最雄厚,也最精銳。麾下擁有帝國禁軍,北軍五校部的幾乎全部力量,再加上三河騎士以及關中兵的精華部隊,後勤補給物資也是最充足的。
周慎對張溫的奉承,投機行為終於獲得了回報。他洋洋得意,覺得自己終於可以建功立業了。
……
對於這一點,劉玄德再次據理力爭,認為將主力,精銳交給這樣的廢物是在謀殺。同時也像他之前說的話一樣,張溫再次無視了他的話。
再接下來兩路。其中一路由孫堅率領……張溫不懷好意的將麾下老弱病殘丟給了孫文臺。再加上因為天氣緣故病懨懨的孫堅本部人馬,孫堅的麾下戰鬥力,堪稱三路最弱。
這讓孫文臺非常憤怒,也非常無奈。他有種預感,自己在這場戰役裡,恐怕無法發揮什麼作用了。
……
再接下來,便是劉玄德與董仲穎。他們兩部兵力,再加上部分關中兵,組成了五萬大軍。與孫堅麾下的老弱病殘不同,劉玄德與董仲穎的軍隊還算可以。
當然,這並不是張溫突然轉了性子,對他們變得友好了。而是因為他將劉備與董卓這支部隊,放在了最危險的南路。
他們的目標是金城郡。那正是叛軍主力的“逃竄方向”,張溫用心昭然若揭。
他想要用劉備與董卓的部隊牽制叛軍主力。如果兩支部隊能拼個兩敗俱傷就再好不過。如果很拼不了的話,好歹也會消耗叛軍實力。方便中路,周慎所部再次與他們決戰。然後獲取勝利。
“玄德,仲穎,全靠你們了啊。”
看著張溫笑容滿面的下達命令,劉備與董卓都沒說話,只是冷笑而已。
張溫的算盤打得不錯。只可惜,他們也不是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