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劉備還是走了,留下滿腦子疑惑的徐庶一個人。

“辯證唯物主義……那是什麼?”

雖然劉備說了很多。

首先,劉備與他分析了之前,在華夏曆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各學派,點評他們的優劣。

黃老學派與“道家”實際上有著較大不同。他們更注重實際,“無為而治”更不是簡單理解成“什麼都不做”。

真正的黃老學派更講究因勢利導,將適合的工作交給適合的人。休養生息、依法治國、寬刑簡政、刑德並用。

他們是一群實際並且擁有極優秀政治手段的人。某種意義上說,如果黃老學派能一直維持統治地位,那麼漢室,華夏的未來一定會比原本歷史中更好——

當然,是“真正的黃老學派”,而不是一群才能不足的垃圾。

在黃老學派的掌控中,國家會被修補,各方面都會達到較為良好的狀況。甚至可以說,在古典時代,黃老學派堪稱世界上最優秀的執政黨了。

他們掌控中的國家,就像是穩定的大船,不畏懼驚濤駭浪與艱難險阻。

只是很可惜,黃老學派後繼無人,對於學派的傳承,培養後輩與繼承發揚做的很糟。最終導致學派整體沒落。

他們太不重視教育了,差評。

……

劉備認為算是第一流的黃老學派之後,是第二流的法家。

這些注重法律,崇尚大政府,崇尚法治的傢伙,是理性派,略顯教條的軍國主義者。

這些人統治下的國家,就好像一臺全力開動的機器。雖然短時間內可以創造驚人的價值與成就。但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會非常……不好。

因為法家的傢伙們,好像並不明白“道德”“人心”這種東西。

他們將人當成一個個的零件,用冷冰冰的法律約束他們。然而人終歸不是機器,最終遭到反噬也是理所當然。

……

如果說黃老學派算是一流,法家算是二流。那儒家就是三流了。

儒家在漢代最初,最興盛的公羊學講究春秋大義,大復仇,講究華夷之辨,是一群激進的民主主義憤青。

後來的古文學派,則蛻變成了地主世家階級的話事者。對下殘忍掠奪,對上無底線的逢迎。靠著溜鬚拍馬成功上位。最後經過數百年時間的進化,成功蛻變成了頭皮癢水太涼。再經過滿清的成功調教,變成了世界上最讓人噁心的官僚地主群體。

當然,不管是感覺上讓人喜歡的激進民族主義者,還是感情上讓人討厭的官僚。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政策。

不同的在於公羊學派在尋找,然後因為找不到答案陷入了絕望與瘋狂中,最後過於激進毀於一旦。古文學派則愉快的宣佈自己已經“找到了終極的答案”,單方面宣稱自己是勝利者,然後自欺欺人,將中國拖入了上千年的殘酷輪迴。

道德。

嗯。是的。

道德的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