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就顯得腹背受敵了,蘋果也好、三星也好,之前都只佔領了小眾市場,而諾基亞則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這就形成了蘋果、三星、索尼等等手機廠商合圍諾基亞的局面,原本諾基亞佔據了全球大量的市場份額,這也直接導致諾基亞為了能夠向全球供貨,在全球建立工廠、線下門店銷售渠道,而這些耗費的資金都是巨大的。

諾基亞的銷量銳減,也就直接意味著,諾基亞沒錢了,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講都應該選擇收縮戰略,把拳頭收回來,才能更好的打出去。

然而諾基亞的高管卻選擇了跟其他手機品牌硬碰硬,誓死捍衛自己的霸主地位,這麼做無疑就是自尋死路了,諾基亞的銷量並沒有因為它的政策而增長,相反各項成本居高不下,進一步的拖垮了諾基亞的財政狀況。

特別是在低端機市場,諾基亞的低端手機基本都是功能機,能夠打個電話,收個簡訊,再玩玩貪吃蛇這類小遊戲,就算是不錯了,諾基亞的低端機多媒體功能只能用拉胯來形容。

而安卓陣營中,三星、索尼的低端機雖然配置也很拉胯,但好歹有了完善的多媒體功能,以及入門級智慧機應該有的上網功能。

這一點對於諾基亞來說簡直就是降維打擊,諾基亞也嘗試過降低售價來提升競爭力,可惜在智慧手機跟功能機面前,使用者明顯更加青睞於前者。

此時的諾基亞就像是一直笨重的恐龍,正在被一群迅猛龍圍獵,逐步蠶食。

諾基亞也嘗試過反擊,比如在iphone 4的“天線門”爆發時,就透過媒體大肆宣揚,並且嘲諷蘋果給出的給手機發保護套的舉動是多此一舉。

諾基亞的總裁甚至面對記者的提問,直接毫不掩飾的說:“我覺得使用者需要的可能是換一款手機。”

谷歌嚐到了甜頭,安卓系統在歐美市場突飛猛進,佔有率逐步攀升,已經接近15%,而蘋果僅憑一款手機出貨量就突破了一百萬臺,喬布斯馬不停蹄的開始研發iphone 4s,在解決天線設計缺陷的同時,對產品進行迭代升級。

而在內地市場,諾基亞的日子也不好過,隨著星辰系統的逐漸強勢,諾基亞在低端機市場的份額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同時高階手機市場也僅僅只有n97這種神機還稍微有點影響力。

在中端機型上也有一堆品牌正在默默發力,同時諾基亞的高管也由於國際市場上面臨著蘋果跟谷歌的壓力,不得不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歐美地區,這也直接導致諾基亞從2011年元旦開始,市場佔有率就跌破了35%。

曾經不可一世的巨人,此時已經有了門可羅雀的景象,更加可怕的是,由於之前諾基亞的強勢地位,諾基亞對於渠道商壓榨也很嚴重。

首先要想拿到諾基亞手機的銷售權不僅要交一筆保證金,同時每個季度諾基亞對渠道商還有任務要求,沒有完成任務要求的諾基亞是不管的,每個季度的業績要達標,大量壓貨也讓渠道商資金鍊非常緊張。

之前諾基亞牌子硬,好賣的時候一切都還好說,可是隨著這兩年諾基亞的產品越來越不好賣,渠道商扛不住了,大量渠道商、經銷商退網,原先很多掛著諾基亞門頭的手機店,也開始改換了國產手機的門庭。

金立、天語、波導等一系列品牌也趁機搶佔市場,用更加優惠的價格,更加寬鬆的條件吸引渠道商的加入,從2011年開始,有使用者就發現,一些熱鬧的手機街,竟然連一家掛諾基亞門頭的店都沒有了。

換做是兩年前,其中幾乎有一半以上都是諾基亞的門店,因為沒有諾基亞的門頭,壓根就沒有使用者會進來。

僅僅兩年時間,就完全換了一番景象,不少原先諾基亞的老使用者都忍不住感慨物是人非,當然,如果讓他們繼續使用諾基亞的功能機,那也是不可能的。

畢竟那玩意除了質量好一點,耐摔之外,實在是不符合當下使用者對手機的需求。

一款不能聊天、視訊通話、快速上網、追劇的手機,在內地市場也只有中老年人才會購買了。

當然,智慧機也有不同,星辰系統應用最多,也是適用範圍最廣的,安卓系統僅僅只有幾家手機廠商支援,唯一市場保有量比較大的也就是大黃蜂手機了,不過用過安卓手機的使用者明顯能夠察覺,這類手機有一個弊端,那就是用的時間久了會很卡。

這個問題其實不止是在國內市場存在,國際市場上的安卓手機也是普遍存在的,由於安卓採用的是完全開源的方案,這樣一來就很容易產生很多系統碎片,一旦使用時間長了,就會影響系統的運算速度,即便是配置再高也會產生卡頓甚至是卡死的現象。

而蘋果手機倒是沒有這個問題,但是蘋果手機的軟體生態甚至還不如安卓,關鍵是賣得還貴。

而國產手機經過兩年時間的營銷,星辰系統在使用上也遠比安卓系統要流暢,國內使用者對於國產手機品牌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原先還留了一手,準備開發鴻蒙系統的華為,已經縮減了鴻蒙系統的研發開支,餘大嘴也已經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華為手機的研發上。

對於餘大嘴的決定,任老也表達了支援,畢竟手機並不是華為的主營業務,研發鴻蒙系統不僅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鴻蒙系統研發出來,也就意味著要跟星辰系統爭奪市場。

從目前安卓系統跟ios系統在內地處處碰壁的情況來看,將來等待鴻蒙系統的肯定也是一場苦戰,既然如此,還不如把研發進度放慢,如果哪天星辰系統不行了,再頂上來。

此外,中興也已經徹底倒向星辰系統,旗下所有型號的手機都搭載了星辰系統。

內地市場,國產手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自然也吸引了大量資本的介入,像金立、波導等等低端手機品牌都獲得了大量投資,這也使得他們有了更大的野心開始向中高階市場進軍。

小米跟魅族自然就更不用說了,高階機外加低端機的子品牌戰略,讓小米跟魅族的估值一路膨脹,短短兩年時間已經增長到了百億美金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