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特殊(第1/3頁)
章節報錯
此刻,我們還需要注意兩個特殊人物,這兩個人始終沒有歸順北周,但是實力弱小,也掀不起大浪,宇文邕並未予以理會。一個人叫做高寶寧,另一個人叫做傅伏。
高寶寧,雖然姓高,某些史書也稱高寶寧是北齊高氏的遠支,但這只是史官想當然的結果,事實上,此人和北齊宗室根本無關。
高寶寧在北齊擔任營州刺史,營州位於今天的遼寧朝陽,後世著名的安祿山,就是發跡於此。
所謂天高皇帝遠,高寶寧在此地,也是樂得逍遙,算是一個土皇帝,而且和東北的契丹、高句麗、奚族等關係都不錯。
由於路途太過遙遠,如果宇文邕率兵前往剿滅的話,雖然並不是難事,但未免太過長途跋涉,而且高寶寧此時也並未興風作浪,索性也就棄之任之,讓他自由發展去了。
而對於傅伏這個人,此前我已經有過介紹,宇文邕第一次東征伐齊之時,宇文邕就是在中潬城碰壁的,中潬城的守將,就是傅伏。
公元557年的二月,宇文邕帶領著北周大軍從鄴城返回長安,當宇文邕來到平陽故地,不禁想起了昔日的沙場崢嶸,也想到了這個曾讓自己碰壁的傅伏。
於是,宇文邕派高阿那肱率領一百人前去招降傅伏。
當高阿那肱把高緯已經投降的訊息告訴傅伏的時候,傅伏的內心支柱瞬間倒塌了,他拼死效力的皇帝都已經投降了,自己還在做這些無謂的抗爭幹什麼。
傅伏突然仰天大哭起來,率領自己的部下進入平陽城中,對著北方哭了很久很久,這才表示歸降。
宇文邕親自接見了傅伏,問他:“你為何不早投降?”
傅伏答道:“我家三代都是齊國的臣子,都吃著齊國的俸祿,作為臣子,沒有能夠殉國,愧對祖先。”
傅伏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那麼擲地有聲,飽含著他對國家的一片熱忱。
宇文邕上前拉住了傅伏的手說道:“為人臣者,理當如此,你沒做錯。”
不知道當宇文邕說這話的時候,高阿那肱、穆提婆等人是否會臉紅呢?
後來,宇文邕又問傅伏:“以前保衛河陰時,你得到了朝廷什麼賞賜?”
傅伏回答說:“授特進、永昌郡公。”
宇文邕又把目光轉向了高緯:“當初,朕決心攻克河陰,正是由於傅伏的死守,朕才無法前進半步,而你對於傅伏的賞賜,居然如此輕薄!”
這番話明顯是宇文邕用來奚落和取笑高緯的,一個人如果做不到賞罰分明的話,又如何能做一國之君呢?高緯,你不配!
到目前為止,關於這次東征滅齊的掃尾工作,也算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了。
現在,就讓我們來觀摩一下宇文邕同學這次東征滅齊的成績單吧。
成績單內容如下:
五十五個州
一百六十二個郡
三百八十五個縣
三百三十萬二千五百二十八戶
二千萬六千六百八十六人
資料來源:《周書·帝紀六·武帝下》
綜合得分:90分
之所以沒有給宇文邕同學滿分,是因為,這對於宇文邕的統一大業的終極目標來說,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同時也希望宇文邕同學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斬草要除根
公元557年的四月,宇文邕帶著他的勝利之師,凱旋迴到了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