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臘八習俗(第1/2頁)
章節報錯
桃源村有句老話,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這天,早上每家都要煮臘八飯,小米大黃米花生米,還有各種豆子,提前一天用水泡好。
天矇矇亮,各家的煙囪裡就升起炊煙,團圓揉揉眼睛坐起來,看到爺爺還在睡,捂著嘴嘻嘻笑了一會,就悄悄出去做飯。
生火,把昨天晚上泡的米和豆子倒進鍋裡,慢慢的煮,團圓打了個哈欠,手撐著頭一點一點的。
飯煮熟,天也亮了,團圓把飯盛出來,把底下的鍋巴小心剷下來。她最愛吃這層鍋巴,嘎嘣脆,比冰都脆,還帶著一股米香。
說到冰,團圓跑到院子裡,昨天她放的水已經結成了冰,端進屋,把盆倒扣過來,使勁一磕,裡頭的冰就掉出來了,砸碎,團圓就吃了一塊,冰的她一激靈。
桃源村另一個習俗,說是臘八的冰很神奇,吃了後一年不會肚子疼,團圓年年吃,到現在她六歲了,還沒肚子疼過。
旁邊小鍋裡的大白菜燉粉條也熟了,團圓盛出來,李秀才也從屋裡走出來了,“團圓,你什麼時候起來的?”
“才起來沒一會兒。”團圓嘻嘻笑著。
李秀才看看盛出的臘八飯,這可不是一會就能熟的,他摸摸團圓頭,拿桌子上炕吃飯。
早上就是這麼瓷實的飯菜,臘八飯配大白菜燉粉條,還有一樣團圓用曬的半乾的蘿蔔條醃的鹹菜,香辣爽口。
這個蘿蔔鹹菜,是團圓跟大奶奶李包穀學來的,把蘿蔔切成粗大的條。切細了不成,一曬就乾癟了,切成粗條才是這個蘿蔔鹹菜的精髓,切好後灑上鹽,放在外面曬,曬到蘿蔔條半乾,就可以洗乾淨拿來醃。
這個鹹菜味道好壞主要靠熬的汁,李包穀是把醬油燒開放涼,在蘿蔔條里加點蔥姜,就倒入放涼的醬油,攪拌入味。
團圓做了一點改良,她燒了幾個辣椒磨成粉,灑在曬的半乾的蘿蔔條上,然後燒了點油,炸了幾個花椒,等花椒變黑就撈出來,再倒入醬油熬滾放涼,來拌蘿蔔條,這樣一來,蘿蔔條的滋味就更豐富。
吃好飯,團圓拿冰塊叫爺爺吃,李秀才眉眼帶笑地吃了。去年還是他叫團圓吃冰,今年就成了團圓給他吃,團圓是真的長大了。
臘八這天,家家還要做臘八蒜。團圓和爺爺一起剝蒜,剝了皮的蒜放上醋,加一點點糖,放進罈子裡,等它變綠就成了臘八蒜。
這個是桃源村的傳統做法,而滾滾告訴她一種快速醃臘八蒜的辦法,團圓準備試試。她把大蒜的頭切掉,放進罈子裡,然後把醋倒進鍋裡,加一點白糖熬開。
這麼熬醋,家裡充斥著醋的酸味,李秀才揹著手出門。現在他不管團圓做菜了,團圓是小廚娘,喜歡做菜,又連手指都沒切到一回,他放一百二十個心,團圓想怎麼做,都可以。
李秀才剛出門,秤砣哭喪著臉過來,“秀才爺爺,你家有冰吃嗎,我娘昨晚上忘了把盆放外面。”
李秀才吧嗒著菸袋,“有,叫團圓給你拿。”
秤砣歡呼著跑進院,一聞到那股酸味,捂著鼻子進屋,“團圓,你這是幹嘛呢?酸死了。”
醋煮好了,團圓用布墊著端起鍋,直接將滾燙的醋倒進了罈子裡,封好口,拍拍手,“你找我什麼事?”
“你……你剛才那是做的什麼,別告訴我你是醃臘八蒜!”秤砣揉揉眼睛,摸摸光頭。大冷的天,他還是錚亮的光頭。
團圓笑嘻嘻的,“臘月初八當然是醃臘八蒜。”
“你真是臘八蒜?你這樣不是把蒜燙熟了嗎?”秤砣怪叫,他就是不做飯,都知道這個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