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生意上門1(第2/2頁)
章節報錯
【麥香記】的鋪面裡已經大變樣了。
頗有些後世麵包店的意思,礙於這間鋪子的的先天條件,也只能是算是個低配的簡裝版。
盛麵包用的是笸籮,帶走用打包的則是油紙。
這裡主要做兩個生意,一個是兩個巨大的糧鬥放著滿滿一斗的白麵,這是做著麵粉的零售,一斤麵粉20文,比市面的價格稍貴1文,但巨大的石磨磨出來麵粉賣相好看,倒也值這個價格。二就是麵包的銷售。小臂長的列巴有五斤重,每個50戈比。
戈比是盧布的輔助貨幣,100戈比等於1盧布。
麵包的烤制不難教了幾遍,朱春山就學的八九不離十,連帶著旁邊的鮮兒都想上手試試。
“鮮兒,你幫春山叔把那50斤麵粉都做成列巴!我去前面照顧著,看有沒有人?”朱傳文拿著抹布擦著手說道。
本來想安排鮮兒在前鋪子裡照應著。
但別看鮮兒在他面前大大咧咧的性格,遇上國人還好,遇上俄國人可是支支吾吾什麼也說不出來。
白瞎了傳文每天晚上交鮮兒學外語。
這不是瞎耽誤功夫。
“你去吧,傳文哥,我看見俄國人就止不住笑起來。一個個長得和馬猴兒一個樣。”鮮兒一邊套著護袖,一邊說著,還止不住笑了起來,在她看來,俄國人的面容真的好笑,還都張著一個樣子。
朱傳文也是哭笑不得,這算是什麼理由。
日子就這樣過了三天。
開業的澎湃心情被這無所事事的時間給磨平了。
“還是把事情想得簡單了。”朱傳文懊惱著。
鋪子開了三天了,賣出去的麵包卻屈指可數,麵包他也不做了,每天指導朱春山做兩個新鮮的擺著,之前的就成了他、鮮兒和朱春山的主食,都是過過苦日子的,每天吃列巴倒成了享受。
倆人覺得沒啥,每天工作還挺有勁頭。
但朱傳文卻憂愁了起來。
自家積蓄有多少他是最清楚了,算上盤鋪子的錢,他身上就剩下12兩了。
他正琢磨著接下來的路怎麼走。
回想自己這一個多月來的行為,自己這算是沒有了解市場把朱家賠了個底兒掉嗎?
開磨坊,開糧鋪的事情原本在朱傳文看來,在這個時代是個有貨源就能賣出去的買賣,但現在看來,自己這是創業失敗了。
接下來該怎麼走,朱傳文心裡也沒了底兒。
水磨坊每天能出粉3石,也就是375斤,臨走時囑咐自己的老爹,水磨坊別停,算起來到現在為止三江口的倉庫裡已經囤積了有近三千斤的麵粉,自己這邊有500多斤,但銷售卻遲遲打不開局面。
朱家是沒那麼大本錢的,這裡面可是有著朱傳文從春和盛夏掌櫃那裡借出來的1000兩銀子。
正兒八經寫下了借據,寫清了3分的利,半年期。
其實也是,俄國人僑居在此有著個2多萬人,早就有著自己的渠道,哪裡還用朱傳文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