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時勢能造“錢”的話,這個時間點,的確讓朱傳文發了筆財。

早晨,照例,他去逛了冰城的其他糧鋪,他發現整個冰城,這麵粉的價格可是漲了近50%。

不單單是麵粉,整個糧食行業、煤炭、棉花都漲價了。

但漲是漲,朱傳文卻不知道這些可以賣給誰,賣給同行肯定是能賺一筆。

這也正是朱傳文這種初來乍到的人的劣勢,沒有人脈,同樣也沒有訊息來源。

不過當自己的貨物成為緊俏商品的時候,生意便會自己找上門兒來。

朱傳文,懶散的攤在椅子上,還在為家裡的麵粉怎麼才能利益最大化泛著愁。

“誰是朱傳文?”

兩個穿著沙俄軍服的男人配著長刀走了進來。

“我是!”朱傳文一看來了兩個軍人,蹭的一下站了起來,客氣的說道。

“聽說你這裡有麵粉?”沙俄軍人也沒廢話直接問道。

“是的,請問有什麼需要嗎?”朱傳文面對兩個氣勢洶洶的沙俄軍人,雖然心裡有些害怕,但還是裝作鎮定的說道。

沙俄軍人沒說話,只是在店裡打量了起來,雙手帶著皮手套,開啟帶著蓋子的糧鬥,手插進了進去,雪白的麵粉從黑色的皮手套滑過。

“不錯的麵粉!”沙俄遠東陸軍軍需官安德烈稱讚了一下。

此時的沙俄地域遼闊,遠在歐洲的政治中心早就知道在他們的遠東地區,說具體就是中國東北。他們,和日本遲早有一戰,因為這一戰是兩大利益集團推動的。

一方是俄法聯盟,現任東北地區的主要利益攫取者。

另一方則是以日本為馬前卒,美英站臺的日本,眼饞東北地區利益的野心家。

美英多次想把觸手伸到東北,但總被俄國斬斷。

利益之爭,最終演變成了戰爭。

當時俄國的尼古拉斯二世曾經說過:“時間是沙俄最重要的盟友。”

日俄戰爭每多一天時間,就會給沙俄多一分勝算。

所以,日本等不起了,不宣而戰,急匆匆的發動了日俄戰爭……

“你有多少麵粉?”安德烈問道。

到這兒,朱傳文是反應了過來,這兩個人怕是來買麵粉的,看倆人的口氣,這麵粉要的還不少。

“我在三江口的倉庫還有三千多斤的麵粉,運過來可能得廢些時間。”朱傳文如實的說著。

在他看來,三千多斤,已經是足夠多了。

“3月15號之前可以湊夠一萬斤嗎?”

安德烈的話卻讓朱傳文一驚,腦子裡快速的盤算了起來。

現在是1905年2月28日,如果水磨坊一刻不停,倒也可以湊夠這麼多。

只是他還不是很清楚倆人的身份,這是幹什麼的?

“不知道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