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拜別
章節報錯
一眾人來到璇璣殿,醫官在內診斷商議治療的方子。景幸華和銀元王君則侯在偏殿,正是好時機。
景幸華淺笑嫣然:“時值仲夏,珈藍城氣候炎熱,偶有幾場小雨送涼,也是很不錯的。”
銀元王君不知她為何說到了珈藍城的氣候,疑惑道:“是的,瑤光地處南境,夏日氣候偏熱,不似景國,夏日氣候清涼些。”
景幸華擺擺手:“並不清涼多少,反而由於夏日多雨,經常有紅河兩岸的州縣百姓飽受水患之苦。”雖然年年做預防措施,但是年年仍會有顧不到的地方,於是紅河兩岸的百姓,或輕或重都會受到水患影響。
銀元王君恍然大悟般:“天災人禍,雖非人力可改。但景王如此憂國憂民,是百姓們的福氣。”
景幸華忙著推脫:“不敢不敢,本分罷了。”
銀元王君隨即鄭重說道:“景國國務繁忙,孤還勞累景王滯留我瑤光多日,實在罪過。眼下,我銀氏的家事已了,王后,已然如此,若是無力迴天,孤只好認命。”
“景王何時啟程?孤必定親自相送!”銀元最後說道。
這銀元王君也是個通透人兒,一點即通!
“太傅傳來文書,怕是不能耽擱了,明日便要啟程回去。”景幸華坦然道。
“既如此,孤便不留景王了,明日,孤親自去給景王送行。”銀元明瞭於心,又寂寂然:“修兒,在景國,還勞景王多多照拂,這孩子雖然性子清冷,但是心地是極好的,隨他母親。”
景幸華聽此,眼神一收,淡淡笑道:“既是夫妻,自然互相寬容,銀元王君寬心。”
出宮之前,景幸華最後去了一遍朝蔚殿和青沐殿,各駐留了半個時辰,才回到驛館。
此後,怕是沒有什麼機緣再回到瑤光王宮了,景幸華還是想再多看一眼。
時間留不住的東西,只能留在記憶裡了。
次日,景幸華啟程回景國,銀修和一眾醫官繼續留在珈藍城,處理後續事宜。
銀元王君親自來到景幸華下榻的驛館,將景幸華一行人送至珈藍城外,兩位王君一路交談,一派和睦。
“前幾日,玄紀將軍上報,說是青陽和清越的聯軍,已經破了盧國和姜國,接連佔據了七十多座城池。”景幸華居留瑤光半月有餘,終於在臨行之前,聽到銀元王君的嘴裡說出來一件時事。
“此番,景王歸國,途中務必小心再小心!”銀元王君切切關懷,但是也並沒有讓銀修隨行保護景王的意思。
景幸華自然而然的點點頭,笑著道:“當局紛亂,景國和瑤光,都需要謹慎行事才是,行差踏錯一步,後果難挽!”
“我等身為一國主君,殉難輕便,然百姓之苦,實乃無辜。”戰火離亂,景幸華親眼見過許多,因為國破家亡,而橫死異鄉的庶民。
銀元王君由衷的點頭:“君王之過,百姓之苦。百姓之苦,君王之悲。”
“此番景國相助我瑤光的情誼,銀元必定沒齒難忘!”他拱手作禮。
景幸華心裡突然十分羨慕銀元王君的很,上有一個文治武功都很出眾的父君,生前拼命的攢下數千裡錦繡江山,和無數財富留給銀元。下有一個銀修這樣天資絕世,驚才絕豔的兒子,雖然性情冷漠,但是心懷國家大義,有他在,瑤光的根基便穩如磐石,仍誰也撼動不了!
於是,不由得對比了自己,實在淒冷。
景幸華同銀元王君告別,最後自然還要同銀修敘話一番,旁人識趣的找了其他的方向,轉移了注意力。
銀修向來一襲白衣加身,銀冠墨瞳,烏髮紅唇,面如冠玉,質比玉清,出塵絕俗,不似人間之人。
相比之下,景幸華熱烈很多。
一身鮮妍的絳紅七瓣蓮花紋路曳地錦服,金玉質地的蓮花冠,手臂間挽著一條在太陽光底下碧光粼粼的堇色披帛,萬丈紅塵傾軋之中,貴氣十足。
他們這樣迥然不同的二人,竟是夫妻!
“太傅傳來書信,孤先行一步回景國,瑤光這邊的事情,你慢慢處理,不要擔心!”景幸華自認在夫妻關係中,她一向深明大義。
她雖然不似普通的妻子,給丈夫生兒育女,體貼入微,但是她獨立自主,通曉事理,從不做讓銀修為難之事。
銀修眸光柔和的看了看她,若有所思:“清越和青陽的軍隊,日前盤旋在東南一帶,君上回程之時,務必多加小心,路上不要耽擱。”
回程的路線圖,銀修認真鑽研過,他其實覺得已無大礙,但仍然再次叮囑。
“孤記下了,孤在西都,等你早些回來!”景幸華最後告別。
銀修鄭重的點頭應允。
不多時,車駕啟程,景國王君結束了此次的瑤光之行,眾人目送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