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巡視州郡(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孔融曾在書信中讚譽他
“雅度弘毅,偉世之器”,本任郡主簿,其父為涼州牧,涼州刺史的駐地是武威,後受召擔任太僕,由韋康代父擔任涼州刺史,受百姓愛戴。
後馬超來襲,韋康在冀城周旋抵抗多時,在夏侯淵的援軍到來前被馬超殺害。
《魏志·楊阜傳》記載韋康被圍八個多月後,決心與馬超講和,不肯聽從楊阜的勸諫,在開城出降後被馬超所殺。
韋康十五歲時被闢為郡主薄,父親被徵為太僕後代為涼州刺史,素有仁德的他被時人所榮。
後馬超攻涼州時堅守八個月後援兵未至遂降,但仍被馬超違約殺害,故州人莫不悽然憤概。
《三國演義》中基本與史書記載無二,屬於過場人物,建安十八年八月馬超攻涼州時因夏侯淵未得曹操令故按兵不動,援兵不至遂降,但仍被馬超殺害,故州人莫不悽然憤概。
韋康的弟弟韋誕是書法大家,擅長制墨,曹魏皇宮中的一切寶器銘文皆出自其手。
有一次,魏明帝曹睿修了座凌雲臺,命韋誕以篆書題榜,可由於工匠疏忽,匾額還沒題字,就被釘上去了。
韋誕只好鑽到一個筐子裡,被吊到25丈高的臺上書寫,戰戰兢兢地把字題好,下來後一臉烏黑靚麗的鬍鬚都被嚇白了,據說他後來立了一條家規,子子孫孫都不準練習榜書。
韋誕,字仲將,魏京兆人,擅長各種書體,三國時期魏國大臣、書法家、制墨家,東漢建安年間,舉孝廉出身,起家郎中。
曹魏建立後,歷任武都太守、侍中、中書監,以光祿大夫致仕,公元253年去世,享年七十五。
工於草書,伏膺於張芝,兼學邯鄲淳之法,有“草聖”之稱,著有《筆經》。
韋誕還善制墨,與張芝筆、左伯紙並稱“三絕”,韋誕兄康,字元將,工書,子熊,字少季,亦善書,時人云“名父之子”。
京都地區的韋誕、韋誕的兒子韋熊、潁川鍾繇、鍾繇的兒子鍾會,都擅長隸書。
韋誕死於魏齊王嘉平五年,享年七十五歲,韋誕書寫隸書、章草、飛白筆法精妙,也能書小篆。
他的哥哥韋康也工習書法,他的兒子韋熊也擅長書法,當時人們說:名書法家的兒子,不會有第二種事業的。
魏明帝青龍年間,洛陽、許昌、鄴三都,宮殿,亭觀剛剛落成,明帝傳下詔書,命令韋誕題署匾額,做為永久的法度。
發給他御用的筆墨,他都不使用,啟奏明帝說:
“蔡邕認為自己能書,兼收斯、喜的書法精妙,不是細絹不隨便下筆,這就是想做好一件事,必須先準備好做這件事情的用品,工具。
如果發給我張芝制的筆,左伯制的紙,和臣下自己制的墨,再加上臣下握筆的手,我就可以姿意書寫一丈那麼大的字,也可以在方寸小的地方寫下千言小字,然而寫出的文字的精妙程度,完全可以跟索靖相比美。”
索靖,字幼安,敦煌郡龍勒縣人,西晉將領,也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敦煌五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