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戰功卓著(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同時,南詔又在神川、鐵橋大破吐蕃,“俘馘三萬,降首領論乞髯湯沒藏悉諾硉”。
公元794年,鹽州城築成,德宗令韋皋收兵。
在此次出兵過程中,劍南軍立功最多,一共剷除吐蕃堡柵五十餘處,韋皋因功而晉封為檢校右僕射,封扶風縣伯。
韋皋招撫西山羌蠻中的女、訶陵、南水、白狗、逋阻、弱水、清遠、咄霸等八國的酋長,使其入朝進貢。
又派幕僚崔佐時自石門關前往雲南,開通石門南道,再次恢復了與南詔的聯絡。
公元795年九月,朝廷加授韋皋為統押近界諸蠻、西山八國及雲南安撫等使。
次年二月,又被升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使相,三月,韋皋奏稱收降羌蠻七千戶。
韋皋結好南詔,贈給大量資財,又向其傳授戰陣文法。
唐文宗時的劍南西川節度使李德裕認為韋皋此舉“啟戎資盜”,養成癰疽,在他任內尚未潰決。
至李德裕的前任杜元穎鎮劍南時,南詔乘隙入侵,長驅深入,塗炭生靈,焚蕩無遺。
公元797年五月,韋皋派兵收復巂州城。
公元800年,韋皋又派將領出兵,多次在黎州、巂州擊敗吐蕃的軍隊,在巂州時生擒其大籠官七人,繳獲大量馬畜、器械。
吐蕃贊普大怒,便大規模擴充兵力,修築堡壘、建造舟船,以圖謀入侵,韋皋將這些圖謀一一挫敗,並進而攻陷末恭、顒二城。
同年,吐蕃酋帥兼監統曩貢,臘城等九地節度使、籠官馬定德以及他的八十七名大將率領整個部落前來投降。
馬定德有謀略,熟知兵法和山川地形,吐蕃每次用兵,馬定德常乘坐驛車前往計議軍事,吐蕃軍中諸將都向他稟報既定方案。
至此,他才因數次用兵不利、懼怕罪罰而歸順朝廷。
公元801年,吐蕃在昆明城所管領的磨些蠻又有一千多戶投降。
贊普因其部眾潰散,便侵犯北方的靈州、朔州,攻陷麟州。
德宗派遣使臣到成都府,命令韋皋再次出兵深入吐蕃境內,以作牽制,韋皋分命各軍約五萬人出擊。
劍南軍從八月出兵入吐蕃,九月奏稱擊破吐蕃於雅州。
至十月,共大敗吐蕃軍十六萬,攻下城邑七座、軍鎮五處,俘獲民戶三千,生擒敵兵六千人,斬首萬餘,於是進攻維州。
援軍兩度來到,轉戰千里,吐蕃軍連連戰敗。
這時吐蕃進犯靈州、朔州的部眾被調南下,贊普派論莽熱以內大相之職兼任東境五道節度兵馬都群牧大使,率領各部族混編的隊伍十萬人來解救維州之圍。
劍南軍一萬人佔據險要、設定伏兵,先派一千人前去挑戰,論莽熱見其人少,便率領全軍追擊。
劍南伏兵齊出,攻其不備,吶喊聲猶如驚雷,吐蕃軍不戰自潰,論莽熱被生擒,十萬吐蕃軍損傷過半。
德宗聽聞捷報大喜,進拜韋皋為檢校司徒,兼中書令,進封爵位南康郡王,並親自撰寫《南康郡王韋皋紀功碑銘》,以褒獎韋皋的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