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戰功卓著(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派出親信公孫成一同前往,但人心隔肚皮,誰也說不定會發生什麼事。
“主公,漁陽除了桓之外,還有子尼也在那裡,想必也發生不了多大的事。
這次新投來的城武和敬德乃是大才,這次正好讓他們展現展現自己的能力,也好為將來外放提前做準備。
危局才能看出他們的能力,再說有仁杰先生待在北平城,就算發生亂子,也能控制在可控範圍。”
經過戲志才的開導,公孫越心頭的擔心總算稍稍放下,對於狄仁傑的能力,公孫越還是很有信心的。
“現在想這些也沒有用,從明天開始,這幾萬大軍就交給漢臣你負責了,我就負責在這裡,給將士們鼓舞士氣。
上次漢臣你就做得很好,我相信這次也能完美完成計劃,不管你做什麼決定,我都會鼎力支援。”
“末將定不負主公信任!”
安排完任務之後,所有人退出了大帳,躺在帳內的虎皮上,公孫越心情頗為激動,一時倒是難以入眠。
想到盤點完歷史十大美人,獲得那些兌換點之後,召喚出來的兩位大將,公孫越的心安定不少。
第一個召喚出來的人就是唐朝十大名將之一的韋皋,雖然沒有李靖、薛仁貴這些名將膾炙人口,但能力還是非常突出的,而且功勳卓著。
公元783年,涇原軍發生譁變,唐德宗李適從京師長安出逃往奉天(今陝西乾縣),鳳翔兵馬使李楚琳趁機殺死張鎰,率鳳翔軍叛變,歸附於叛軍首領、前太尉朱泚。
隴州刺史郝通亦投奔李楚琳,韋皋面對危局,鼓舞部眾,“勵以忠誠”。
叛將王文企圖引誘韋皋一同叛亂,韋皋作緩兵之計,表面上禮遇王文,將其遣回,趁機派部將高光儀前去探查敵情。
不久後,新、興二州的將軍王震舉鎮歸順韋皋,使之軍容愈加壯盛。
十一月,德宗下詔任命韋皋為御史大夫、隴州刺史,特設奉義軍,任韋皋為奉義軍節度使,以示表彰。
韋皋派他的堂兄韋平和韋弇相繼進入奉天城,城中的人聞知韋皋有準備,士氣倍增,“不復有西面之憂”。
韋皋在庭中築起高臺,塗抹牲血,與將士們盟誓道:“上天不憐恤百姓,國家多難,叛臣伺機盜佔宮廷,而李楚琳也煽動兇徒,攻陷城邑,所施殘酷暴虐,延及本使,既然不能侍奉皇上,又怎能體恤百姓。
我因此心情憤激,沒有安寧的閒暇,誓和大家一起竭誠擁戴王室。
凡是和我一起盟誓的人,同心協力,順天行事,掃除頑兇,先祖在天之靈,必會在幽冥中讚賞。
言辭誠信則志同道合,正義相感則心齊力協,粉骨碎身,決不回頭。
若有改變心志的,神靈將擊殺他,禍及子孫,決無族類遺存,皇天后土,當驗證此言。”
隨後又派人到吐蕃求援,十一月,韋皋被德宗加授為檢校禮部尚書。
公元784年七月,德宗返回京師,徵召韋皋為左金吾衛將軍,八月,升為左金吾衛大將軍。
公元785年六月,韋皋官拜檢校戶部尚書,接替張延賞出任成都尹、御史大夫、劍南西川節度觀察使,真正傳奇的生涯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