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七章 河東局勢 桑臘王爭(第2/2頁)
章節報錯
曹玉簪的大膽表現,引得康王派系不滿,趙准入宮問責。
曹玉簪不肯服軟,鏗鏘道:若給十三師十萬石,其它師給多少呢?都給十萬,國庫糧倉可有盈餘?你作為攝政王,豈能不知國庫!你還來訓斥於我,理呼?
趙準被罵跑了,曹玉簪才回到長秋宮。
這時犁萬堂走進來。
曹玉簪屏退旁人,犁萬堂道:“桑臘國師歐陽錕之所以要來洛陽,其實是在避難。他離開桑臘時,國王病入膏肓,上個月得到訊息,已經死了,而王位不出預料落到三兒子慕容琿手上。同時,慕容琿囚禁兩個哥哥一個弟弟。如今五王子慕容渠身在洛陽,算是逃過一劫。”
曹玉簪道:“他之前為何不與你說?”
犁萬堂道:“之前,他或許有其它企圖,現在看來無法實現,所以改換策略。”
曹玉簪坐了起來:“他想為徒弟謀取王位?”
犁萬堂道:“正是。他說,此時桑臘國全國不足百萬人,常備軍力不過十萬。這樣小國,最怕多線作戰。”
曹玉簪凝眉:“把他的計劃全說出來。”
犁萬堂道:“咱家與歐陽錕說,現在梁朝調不出兵來,而駐軍蘭州的是唐家的神策軍。他說,不需要梁朝特意派兵,只消給他一道密令,他帶著密令去找安西大將閔悅。他用閔悅的兵從西邊打,而東邊神策軍只要做出佯攻武威之勢即可。僅憑閔悅,無法撼動桑臘,但歐陽錕慕容渠師徒在西寧府有內應,只要閔悅大軍開動,內應自然就會啟動。到時內外夾擊,再東西兩路齊頭並進,慕容琿必亡。”
曹玉簪道:“他能給我什麼好處?”
犁萬堂道:“他說,若能助慕容渠登上王位,願向梁朝稱臣,並讓出河西走廊,雙方共同管理。”
曹玉簪冷哼:“想得美事,既然稱臣,還想獨霸一方,再共享河西?”
犁萬堂道:“娘娘,若不幫他們,桑臘豈能讓出河西走廊?又豈能讓閔悅回京呢?另外咱家聽說,如今安西大將手裡可不止是兩萬人馬。”
聞言,曹玉簪眼前一亮:“有多少!”
“保守估計,四萬。”
曹玉簪一抖袍袖站起身來:“若舅舅回朝,那該多好。他若要糧,要多少,我給他多少。”
曹玉簪有一個優點,腦子發熱時不做決定。
她打算先把這件事沉一下再說。她懷疑桑臘人有可能在利用她和閔悅的關係,設下圈套。本來桑臘拿交河城沒辦法,可如果閔悅因為曹玉簪的一封密令而出兵,結果中了桑臘圈套,那豈不是要遭殃?
“他的話我不信,要自己人去看看才行。”
曹玉簪冷靜下來,坐回榻上:“既然他說能把密令帶去交河城,就說明他們能透過關口,那他多帶一個人應該沒問題吧?即便聯絡上舅舅,也不著急出手。還要去西寧府看一看,他們的內應到底是什麼貨色。如果只是幾十名殺手,我看還是算了吧。最起碼是個萬夫長才行。”
隨後二人詳談此事,犁萬堂說會按照曹玉簪的說法去辦。二人聊得興起,後來犁萬堂又提到一件事。
這件事犁萬堂很關注,可曹玉簪卻沒太在意:“區區江湖事,有何好說的?讓他們鬧去吧,只要別鬧得民憤就好。”
犁萬堂道:“娘娘,這可不是普通的江湖人,他們現在是在給庚王府辦事。”
曹玉簪輕哼一聲:“庚王府能掀起多大風浪來?那趙準比趙御還不如,趙御沒有希望當皇帝,趙準更沒有。”
“可是娘娘,依咱家看,這不是趙準的主意。”
“我知道你說的是誰,不就是那個馮太妃嘛。”曹玉簪嗤笑一聲:“都說家有賢妻夫不遭橫事,家有嫌母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那馮太妃先把趙裕隆剋死,又開始克趙準,我看呀,讓她繼續作,遲早有她好看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