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六章 秦王半渡遭襲 孟氏珠聯璧合(第2/2頁)
章節報錯
韓堅第七團剛經歷過一場惡戰,本應休整,可韓堅說他的第七團是鐵打的,不需休整,繼續擔當先鋒。
蘇御命令誅邪克跟緊第七團,休要讓韓堅冒進。
……
荊州城,古稱郢,曾是戰國七雄楚國首都。
自秦將白起破郢後,在此置江陵縣,故荊州城又稱江陵城,其後沿用千餘年,有一城二名之說。
荊州城青磚建成,牆高壁厚,門樓雄偉。整座城呈長方形,東西約八里,南北三里,城垣二十二里。城郭面積雖不大,但極富庶,城內高樓林立,富戶遍地。
這就是孟氏家族的老巢,而這裡富戶絕大部分都與孟氏有關。他們家族族長住在這裡,但家族成員遍佈江南道。
土地稅改,使那些以土地為主業的富戶倒了,可那些以商業為主業的人還在,他們控制各種行當,但凡賺錢的買賣,幾乎都被壟斷。
在這裡,一個人的生老病死,都離不開財閥。吃飯、住房、買衣、求醫問藥、直到買棺材,都是財閥的產業。
而且這幫人豢養持械民團,僱傭小有名氣的劍客。也正因為此,這次商業稅改舉步維艱。若強力推行,必然引發強烈反抗。若大動干戈,不亞於刮骨療傷。
但為了徹底改變梁朝經濟面貌,梁朝黃金一代統治者做出決定,執行稅改政策。這一代人的特點,早被萬隆皇帝看清並賞識,故而才發出“若這一代人不能統一神州,實乃暴殄良才”之感嘆。
梁丞相孟丹青親自來到荊州城,坐鎮指揮。雖有唐振的成功例子在先,可孟相有著不同的看法。
唐振或許是因為燕雲戰事影響,加快稅改節奏,引發超大規模暴亂。而孟丹青打算分三步走,儘量避免暴亂。避無可避,再出兵鎮壓。
“把城裡各家族族長叫來,我打算在席上與他們談談。但凡肯交出家業的,我都保證他們以後不會受窮。為了讓他們放心,我先給他們封爵,並拉攏他們的子孫進入門閥,擔當官員。甚至參與稅改。”
在白鶴樓召集眾將,孟丹青端坐堂上:
“我想一定會出現一些陽奉陰違的傢伙,他們席上答應,可扭頭就跑。所以,在散席之前,把城四門都關上,一個也別想跑。如果他們壓根就不來參加宴會,或者已經離開荊州,我們也不要著急動手。因為這些安排,只是第一步。”
孟丹青站了起來:“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之上策也。我們提前行動,將幾大戶包圍,圍而不打。我相信他們能看清形勢。告訴沿江各師,全部撤下來參與稅改。我已與南晉右相聯絡過,他說晉朝絕沒有攻擊梁朝的打算。我相信右相的話。”
孟相身旁坐有兩名中年男子,二人是孟相府最得力幕僚,都是科舉出身,一個叫方悅,一個叫郭煜。
孟丹青並沒說出第二步,便走到地圖前做軍事部署。
待各位將軍領命走後,孟丹青扭頭問幕僚:“復州那邊安排下去了嗎?”
身穿藍袍的方悅站起身道:“按照計劃,都已吩咐下去。”
孟丹青沒說話,而是瞟了郭煜一眼。
孟狠在復州,方悅預測孟狠不敢來荊州,但孟狠會派兵參與稅改。只要把計劃書發給他,他就會執行。到那時復州城的兵分散開來,孟丹青就可以趁虛而入,帶兵殺去復州。
可郭煜卻說孟狠敢來。
基於二人意見相左,所以在談這個話題時,郭煜一語不發。
孟丹青想聽郭煜說話,卻又沒直接讓他開口,而是問隨身劍客常必勝:“你那邊準備得如何?”
常必勝道:“只要孟狠敢來,必死無疑。若他不死,我死!”
常必勝口氣鏗鏘,面帶決絕之色,卻引得郭煜哼笑一聲,不禁引得眾人看他。
郭煜沒等大家問,便道:“若孟相真的殺孟狠,便是中了曹玉簪之計。”
孟丹青從地圖走回來,坐到椅子裡,凝眉盯著郭煜。
郭煜繼續道:“曹玉簪那婦人詭計多端,心狠手辣。她發現唐振無法控制,便開始打孟氏的主意。刺殺孟狠,只是她的第一步。而我飛虎軍中,最能打的人是誰?拉出去能與唐振抗衡者,唯有飛虎將孟狠。說起‘飛虎將’三個字,還是當年萬隆帝御賜。萬隆帝曾說,孟氏文有子昭,武有平山,文武雙絕,珠聯璧合。如今文武不合,任一損失,都是斷孟氏一翼。”
聞言,孟丹青輕笑一聲,捻了攆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