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六章 秦王半渡遭襲 孟氏珠聯璧合(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團,是秦王直屬團。我們只能贏,不能輸!”
“任何隊伍都可以慫,唯獨我們不能!”
“只剩一個人,也要贏!輸,是留給屍體的!”
軍校學生黨茂,聲音高亢, 戰前訓話。
黨茂其貌不揚,把他丟到大街上,沒人會注意他。
有些人就是需要長期觀察,才能發現他的能耐。或許是性格使然,他們不像曹人鳳那樣一開始就展現出過人之處。
這些人平時喜歡安靜獨處,暗暗觀察別人, 他們能看懂曹人鳳的一言一行,可他們卻不像曹人鳳那樣去做。
很顯然這種人是吃虧的,“命運”在他們身上顯得格外重要。而蘇御能發現他這樣的人,那就是他的“命”,也是蘇御的“運”。
這種人需要貴人強有力的扶持,才能讓他們的才華得以展現。正如那句老話,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縱觀歷史,朝代更迭,會發現一個縣裡可以冒出一群宰相、將軍,這正說明帶頭人的厲害之處。帶頭人能發現他們,並利用好他們。劉邦、曹操、劉備都是這樣的典型代表。
蘇御認為,梟雄最大的能耐是識人。梟雄不可能什麼都自己來做,手下的武將在替他衝鋒陷陣,軍師給他運籌帷幄。雖也不排除明成祖朱棣那樣見到胡人帶頭就追的猛人,但他們的識人本領一定不差。
劉備武功不如關張趙馬黃,計謀不如臥龍鳳雛徐元直,可三分天下有其一。
諸葛亮號稱神鬼之才, 劉備敢把阿斗託孤,權傾朝野的亞父沒有謀反。
劉備臨死, 說馬謖不堪重用,可諸葛亮用馬謖守街亭,隨後揮淚斬馬謖。
劉備活著時蜀漢猛將如雲,諸葛丞相六出岐山,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
認識劉備之前,關羽是殺人流竄犯,張飛殺豬屠狗,趙雲只是公孫瓚帳下一員小將。雖這些有演義杜撰的成分,但劉備識人一定不錯。
蘇御經常往第四師跑,每日不厭其煩與第四師裡軍校門徒通訊,當然是有目的。現在蘇御已不光在考慮第四師,也開始考慮,將來賢王再把別的師交給自己,自己會如何快速抓住新部隊。
如今把第四師旅一級建制去掉,就是要把這些團部當旅部來使用。將來有了新部隊,快速安插自己人,不擔心無人可用。
韓堅第七團已率先渡河,誅邪克第四團渡河一半,就聽說前面打了起來。韓堅勇猛,以一團之力,力扛張之悌三千人馬,打得怎一個慘字了得。
要說那張之悌也是夠快的,幾天時間跑七百里,殺到八關口。戰鬥就在距離洛陽一日路程的地方打響,可秦王卻要求封鎖訊息,絕不能讓洛陽百姓知道。否則會引起亂象,影響經濟。書信曹玉簪,無需多慮,一切盡在掌握。
見第四師半渡遭襲,夜霆第十一師迅速做出反應,集結人馬,準備支援。夜霆從漁民手中徵調小船,帶領五百騎繞到戰場後方。據說還要迂迴,迂迴到大後方,斷張之悌的後路。
韓堅與張之悌鏖戰,待誅邪克第四團渡河,二團合併,張之悌見不能阻擋第四師渡河,便帶隊撤走。
“夜霆為何不動?”
蘇御接到戰報,發現張之悌已成功撤退,而夜霆那邊竟沒動靜。莫非是他埋伏錯了地點?
一時沒接到夜霆訊息,第四師繼續渡河。一個晝夜,全師渡河成功。
秦王來到北岸,見到敵我雙方兩千多屍體,正在焚燒、掩埋。
第一團一戰損失八百餘人,從超編團一下子成為常規團。誅邪克第四團跑過來時,還沒開打,張之悌見勢不妙就撤了。
這時第十一師通傳兵跑來報告說,夜霆繞後,路過雙髻山時遭敵軍伏擊,一場惡戰,只逃出十幾騎。
聞言,蘇御心中一陣感嘆,老夜信心滿滿衝過去,要斷張之悌後路,結果被人好一頓揍。不知為何,突然想笑,但秦王面色凝重地問:“夜將軍身體可好?”
通傳兵道:“輕傷,已渡河回營。”
夜霆沒來見秦王,估計是覺得沒面子,不過蘇御並不怪他。人家主動幫忙,因此吃了敗仗,反而是蘇御有些過意不去。
拿出一些錢,讓通傳兵帶回去,哪怕是買包茶葉也是心意。
閒言少敘,第四師繼續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