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完全同意。

原本時間線李自成高歌猛進時,那些傢伙望風而降;等大順在山海關一敗,各地紛紛造反。一群牆頭草。

“道理是沒錯,可是人手不好找啊……”

首先要識字。有功名計程車子們一千個裡面都難得會有一個“投賊”;落魄窮書生的比例也許會高一點,但也有限;剩下就是商人賬房夥計地主管家胥吏師爺之類的,人家有正經營生,難。

其實主要還是革命軍實力不夠,一般人不敢來投靠。

如果自己培養人才的話,按識字三千算,少說也要七八年才能出來一批。

所以當前只能以收編為主。

回江南發展榼山黨的張養默還沒訊息;張慎言、孫鼎相已經開始活動了,目前介紹來五個人。

李自成又說道:“老張,你也要出力啊。廣發英雄帖,為革命軍多招攬一些得力之人。”

張道濬說外地的要等等,本地能拉來的有一百二三十人,其中進過學的有五十來個。

李自成叮囑外地的一定要是可靠人才能拉過來,早期應該先以紅花會的名頭籠絡他們,聽其言觀其行。紅花會各堂口除了大頭目知道自家是革命軍外,暫時不能和其他人挑明底細。

田見秀有個天地會,但是外面的力量不能全被他把控。獨立的紅花會應該上馬了。還有韓霖負責發展各地地下革命黨,同樣是另一套獨立系統。

張道濬又說本地骨幹一離開,竇莊就沒啥防禦力了。

“……還望大統領安排革命軍一支小隊駐防。”

“這是自然,一應開銷也全部由革命軍出。”

李自成很欣慰,老張還是挺有眼色嘛。

但是,怎麼安排他的位置也要好好考慮清楚。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純屬扯淡。劉宗敏這種鐵桿小弟都要時時敲打,何論半路出家的張道濬。

“老張,我知道你文武雙全,隨便哪一攤子都能挑起來。不過還是要問問你的意思,想帶兵還是走文官路線?”

張道濬謙虛一笑,“大統領抬舉了。老實說我兵書確實看了不少,而且做到了都督同知,實際都是紙上談兵,真要衝鋒陷陣我心裡也沒底。監造火器倒是小有心得。我又是錦衣衛出身,細瑣的政務方面沒多少經驗。”

這種要緊問題他早琢磨過了,大統領安排啥他幹啥,絕對不能自己選。

李自成點點頭,“給你三天假,把家裡安頓好,回來先進新兵營。咱們這裡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酸秀才也要進去操練一個月。主要是學習革命軍政策,順便適應下軍伍生活。”

當天兩人一起返回竇莊。

李自成在村裡各處逛了逛,不由得對張道濬他爺越加佩服。

“城四門,離地四五尺及人胸背間穿四孔,以鐵葉圍裹。上孔小以親望,下孔安佛郎機二位……城四門樓上,設大炮各二位,炮手四人,三眼銃、號弩、灰石十人……城角大臺上,設仿西制炮一位,炮手四人;小臺上,設佛郎機二位,炮手六人……每一號十垛。第一垛弓弩一人,第二垛三眼銃二人,第三垛灰石兼釣鐮、刀斧一人,四五六垛如之,七八九垛亦如之,第十垛佛郎機一位,炮手三人,空二人備水及雜使用……”

城上遍佈各種火炮近五十位,紅衣大炮都有四位。竇莊說起來只是個村子而已。恐怖如斯!

張道濬從雁門關回來之後,竇莊人終於有了主心骨。他還把在外做官的也拉回來幾個,於防守上安排的更嚴密。

比如城四門樓上各設鎮守一人,巡視兩人,城門又設門長、副門長各一人。“東門一面鎮守,(前知縣劉用寬;巡視,都司張道法、監生張國瑞;東門主副門長,(前)州同張報韓、監生張國瑛……”

城上各角臺又設提調,指揮捍禦,“小東南角提調,生員張一鳳;大東南角提調,生員竇雲章”……

城內中心設鎮守一人,四副之。鎮守,(前)知縣張五服;巡邏,守備霍名耀、守備竇明運、鎮撫竇管、材官張正宗。

至於張道濬,自然是發號施令。

竇莊不得了啊,一個村子,有官身的人都能找出幾十個。

張道濬還派出“遠哨”,“遣人偵探,定在百里之外。分五撥,每撥二十里,遇警遞傳,倒卷而還。無事則取彼處結狀回話。”

李自成走馬觀花轉完竇莊,又跟霍老太見了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