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若能如此(第1/3頁)
章節報錯
聽到王政詢問,禰衡卻是避而不答,反倒問了句:
“巷陌傳言,將軍天授神力,有萬夫莫敵之勇,衡思之,必是精通搏擊之道。”
“其實是天生神力。”王政在旁糾正道,順便看了下浮空的透明框。
系統伴隨魂穿而來,說是天生,不過分吧?
呃...
禰衡有些啞然,片刻後再問:“不管如何,衡一介書生,文弱不堪,便想請問將軍,若是單人孤身在外遇到眾人圍攻時,當如何應對?”
“這要看情況了,不可一概而論。”
雖不解禰衡此話何意,不過王政還是思索了下回道:
“地勢開闊處,如不能力敵,自然是走為上策了;而要是狹窄的角落,不能及時逃脫,那最好是依牆靠門,起碼先保證背面不受到攻擊,再尋機...”
說到這裡,王政心中登時一動,試探地問:“所謂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王政能如此迅速地反應過來,倒讓禰衡暗吃一驚,不由目露讚許:“將軍英明。”
“四面皆敵的危局,若要破之,便也是相同的道理。”
“要麼趁眾敵合圍前跳出局外,走為上策...”
“要麼...便只能選一易守難攻之地,保證無需腹背受敵,以助堅守!”
說到這裡,禰衡頓了頓,直接探首向前,湊近王政面前,壓低音量道:“將軍,故東海暫不可圖!”
看到王政的眼中露出了惘然,禰衡耐心解釋道:“東海如今聚集了大半徐州的兵卒,即便遭逢大敗,士氣低落,更逢陶謙身體有恙,攻取也非易事。”
“何況便是攻下東海,也未必是好事,極大可能直面來勢洶洶的袁術大軍!”
我何時要取東海了?
其實王政納悶的是這一節,不過這疑惑也是稍縱即逝,下一刻自家已反應過來了。
這禰衡應該來開陽有些日子了,有心打探之下,想必也知曉了潘璋領兵去攻即丘城,便順理成章了,猜測我有先圖東海之意...
倒也不算他想岔了。
似笑非笑地望了眼禰衡,王政又想起對方方才話中提到的某條資訊。
陶謙有恙?
一邊暗暗記下,一邊又問禰衡:“那以先生之見,本將下一步棋該如何走?”
啪!
只見禰衡手掌輕輕敲擊案面,同時間戟指橫舉,遙向東南方向。
“欲圖徐州,必取彭城!”
英雄所見略同啊。
雖是這般想著,王政卻還是故作遲疑道:“據我所知,彭城國剛遭受曹操大軍屠戮,已是城池破敗,民生凋敝...”
即便結果也是一樣,王政也想聽聽禰衡建議先取彭城的原因和依據。
反正肯定和他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