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若能如此(第2/3頁)
章節報錯
王政知自家事,他做出先取彭城的戰略,更多還是後世的影響。
第一是知道這地方是軍事要地,易守難攻;
第二卻是即便有系統之助,王政骨子裡還是有些“凡事不慮勝,先慮敗”的習性,想著彭城這般的雄關來做根據地,再加上系統兵的威力,便可以好好苟上一番了。
“將軍卻是說到重點了。”卻見禰衡朗聲道:“彭城剛剛遭逢大敗,恰是必取之理。”
“如今徐州境內,若論對曹操之切齒,對陶謙之離心,莫有過彭城人也!”
“去年兩州交戰,兗州勝而徐州敗,卻非徐州兵不敢戰、不能戰,乃是陶謙昏聵,一將無能累死千軍!”
“將軍對曹操大舉反旗,不也是因其苛待青州軍的緣故嗎,這可謂是同仇敵愾!”
“若去攻取彭城,可以雪恥為名,復仇相召,高舉大旗,共討曹賊,則必會從者雲集,諸縣響應;”
“奪下彭城後,以該地尚武民風,好鬥習性,若施以仁政,許以厚利,再行募兵擴軍,便憑空得一支強軍,可謂如虎添翼!”
“這便是必取彭城之人和。”
“再者,彭城三面阻山,一面臨河,乃天下雄關,軍事重鎮,更是水陸交通要衝,將軍若得此地,進可攻兗、豫二州,退可如磐石穩守,若論地利,遠勝將軍如今所佔琅琊,之前的臨淄何止十倍?”
“至於所謂的四面來敵...”
說到這裡,禰衡自信地冷哼一聲:“此四方勢力雖皆有可能與將軍為敵,卻是統屬不同,亦非結盟,這便代表他們彼此間未必會守望相助,甚至亦會自發衝突!”
“一旦將軍得了彭城再據守之,便可遠交近攻,分而化之!”
“分而化之....”王政雙眉一揚:“各個擊破嘍?”
這個詞彙雖是新鮮,但是語意直白,如禰衡這等飽學之士一聽之下便明白了意思,頷首拍掌:“不錯,正是要各個擊破!”
“四方勢力中,若論兵強馬壯,威脅之大,莫過袁術。”
“衡之建議,便是先不與其為敵,可結盟。”
“結盟?”王政訝然道:“這骷...袁術願和我結盟?”
“將軍有所不知。”禰衡解釋道:“其所在揚州,尚有劉繇虎視在側,袁公路此刻本就無力吞下整個徐州,他想必也清楚這一點。”
“故將軍若是取得彭城,便可遣使拜見,以共擊袁紹曹操為名,邀其平分徐州,吾料袁術必然同意!”
“如何分呢?”王政沉吟了會,點出最關鍵處。
“其取下邳、廣陵,將軍佔彭城、琅琊,至於東海...可各半分之!”
“唔...”王政沉吟了會,不置可否,示意禰衡繼續說下去。
“另外三敵,陶謙老病,孔融文弱,將軍一旦得了兩郡,他們完全無法形成威脅。”
“至於最後的文丑和其五千強兵...”
提到這個名字時,禰衡目光閃動,長吁一口氣:“若此賊犯徐州時,將軍尚在琅琊郡內,此地相鄰青州,文丑或許會兵鋒抵至。”
“但將軍若已奪下彭城,文丑再窮追不捨便是孤軍深入,袁本初未必願意麾下大將兵行險著...”
“極大可能速令其返回冀州。”
“如此,將軍之危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