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平叛(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公所言甚是。”其餘人深以為然,“眼下豎子正用兵荊州,大半兵力都聚集在江東前線,後方本就空虛,再加上措不及防,等他收到訊息之時,卻是為時晚矣!哈哈。”
“每個城中都有咱們的人,每個郡縣的駐軍中也都有咱們的舊卒,再加上王賊暴虐,我北海百姓苦其久矣,但有起事,必會雲集影從,直至大事定矣!”
不得不說這個計劃倒也算是頗為嚴整,這些人說起來更是頭頭是道,真好像是反手之間就可翻天覆地,只可惜即便是王脩這上過戰場的也從未獨當一面,而其他人更都是養尊處優的膏粱子弟,不識軍法、不識戰陣,再是誇誇其談,也不過是紙上談兵。
這不,沒等起事就因事機不秘被高晉早早發現,奔命司更是多番調查,乃至琅琊的兵馬都抵至平壽城下了,他們卻是毫無所察,茫然不知。
夜雨之中,踐水穿過兩條街道,高晉引領諸人來到了御街,急促的命令一道道傳下去。
數百或圍堵街口,或包圍王府。準備已定,一個都伯過來請示:“各隊皆已就位,請問從事,是先叫上幾聲命他們開門。還是?”
“咱來時沒滅火把,料來彼輩已經發現.”大雨嘩嘩落下,高晉早淋得落湯雞般,他抿著嘴咬牙一笑:“再叫幾聲門?不是給他們負隅頑抗的機會?立刻撞門!”
“諾!”
三四個士卒從隨行的輜重車上取下撞木,抬起來,重重一聲,狠狠地撞在府門上。撞了一下後,退後幾步,再又撞擊。
府門豈能與城牆相比?沒三兩下,轟然坍陷。地上積水甚多,濺射到諸人的臉上。高晉因離得近,也被濺到臉上的有,他混不以為意,抹了把臉,正待接著下令,此時府內火光亮起,有人氣急敗壞地高叫:“此是高密令的府邸!哪個狗才敢這般鬧事?”
“高密令?還當這平壽城是孔融所治?”高晉冷笑一聲,高密令是孔融為國相時王脩的官職,他既不願入仕王政,如今自然已是一介白身。
他瞥了一旁的都伯一言,都伯會意,當即出列大聲說道:“奉太守令,搜捕亂黨!”言罷也不再與府內多廢話,反正門都撞開了,當即招呼一聲,幾十個如狼似虎計程車卒頓時撲了上去,便聽喧譁大作,亂成一團。
無論王脩還是他的僕僮早已睡下,聞訊起身,倉促之下,不及應戰,再說王政對軍械控制得很嚴,他們這段時間千辛萬苦也不過偷運入了些許刀劍,盔甲弓箭皆無,哪裡會是這些甲士的對手?不過片刻功夫,便已橫屍無數,血流成河。
慘叫聲、慟哭聲,驚叫聲、兵器撞擊聲,以及砸毀東西的聲音、牆壁倒塌的聲音,還有士卒們的喊殺聲,見到值錢物事彼此爭奪的聲音,此起彼伏,直響了兩個多時辰,至東天大亮方才慢慢平息。
這時都伯從府內出來,向高晉稟報:“王府內共計男女四百一十七人。其中非王府人計有五十三人,在捕拿的過程中,因大半人持械頑抗,死者三百二十四人,現餘下九十八人,都已集中在主院裡,王脩及其家眷皆在其內,另外外人也還剩下二十來個,末將大致問了下,多是從劇縣,朱虛等西面過來計程車族子弟。”
高晉點了點頭,問道:“士卒有傷亡麼?”
“從事怎有此問?”那都伯也是青州軍出身,聞言撇了撇嘴,露出嘲諷的笑容道:“這等偷雞摸狗之徒,莫說才數百人,便是再翻個十倍,亦是不堪一擊,怎能令咱們兄弟有傷亡?”
“就幾個受了點輕傷的,也都是自家不小心在雨地滑了一跤,些許小傷,無關緊要。”
“那就好。”高晉頷首,負手踱入府內,此時院裡黑壓壓跪了許多的人,大部分的人都是衣服不整,大雨如注地落下,衝在他們的身上,每個人都又驚又怕,嘴唇烏青。
“哪一個是王脩?”
話音剛落,士卒們便從人堆中拽出一個年約四旬的中年人,推到高晉的面前,正是王脩,雖然鬢髮零亂,衣不遮體,顯得十分狼狽,但相比其他人的面如土色,驚恐不安,他的面上倒算鎮定。
這番表現倒讓高晉刮目相看,目光中的不屑去了幾分,多了些許憐憫,好一會兒,方才搖了搖頭嘆道:“王公,蜉蝣撼樹,何苦來哉?”
王脩聞言抬頭看了高晉一眼,淡淡地道:“事已至此,夫復何言?”
這時一旁的都伯上前問道:“這些活口該如何發落,還請從事示下。”
“悉數收押,擇日送去開陽。”
從禰衡說那番話的時候,王脩的命運已然註定,不過他既然是首惡,知道的必然不少,這也是高晉沒有選擇當場斬殺的原因。
“諾。”
猶如風捲殘雲,不過數個時辰,城中各地先後響起火光和殺喊聲,此役高晉動用兵力共計三千,分兵數路,擒拿亂黨人犯九十餘人,當場誅殺近千。
隨後幾天,另一路的步騭和其餘郡縣也相繼地送來捷報,各城中欲要作亂的賊子皆已或擒獲殺,數目與平壽城大略相當。
隨著天色大亮,血腥的一夜已經過去,而遠在數千裡外的江陵,戰火卻剛剛開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