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許靖一時間無言以對,羞赧之下,當即以袖掩面,退回席中坐下。

不過他這邊敗下陣來,不代表堂內其他人也都服氣,又有一文士長身立起,睥睨魯肅,先不說話,仰頭便是一陣哈哈大笑。

魯肅心知,此人這一陣笑其實亦是屬於說客伎倆之一,便是謂之“先聲奪人”。

為何說先聲奪人?

因為一個人在說話前先自發笑,還是仰天大笑,乃是有悖常理之舉,自會令別人詫異不解,乃至主動詢問,一閣下為何發笑?

而一旦問了,其實就已經中了說客之計,陷入了被動之中!

故而魯肅見對方這般形狀,卻是不言不語,只是雙眼微微一眯,旋即安靜地凝視對方,同時嘴角也綻出一抹笑意。

當此時也,室內諸人各自坐在席上,姿態各異,有的半躺,有的飲茶,有的手指在案上輕敲,有的正襟危坐,卻不約而同在此時將視線投向堂上中央,集中在了那文士與魯肅的身上,看著他二人昂然對立,互視同笑。

室外的陽光投射入來,拉長了他們的影子,並及各種器物的陰影,交錯搖曳,又有徐徐清風穿堂而過,順帶著將這郎朗不斷的笑聲傳入院中。

此時的江陵城外。

寬廣肥沃的原野之上,郭永、黃曄等人輕騎簡從迤邐而行,正在檢驗築造在城東高地上新築起的營壘。

營壘的外觀呈八邊形,因為只需要駐紮五百人,所以建築的面積並不算大,因為兵臨城下,士族們在黃曄的牽頭下很是賣力,人手和材料皆都用足,所以建造的進度很快,如今已經差不多算是竣工了。

當然,這等情況下,營壘的材料自然大部分都是木材,做成木柵欄的形狀,同時也用了少量的磚石與泥炭。

高地上的地形較為起伏,所以立在其上的牆壁也隨之凹凸曲折,頗似稜堡堡壘。整個營寨有十幾個牆角,這些突出的牆角固然是攻擊的物件,但是它也能更容易得到附近牆角的火力支援,比矩形城池的防守要更有利一些,不僅易守難攻,也算是有利組織火力,能讓五百人的力量得到最大的發揮。

營壁不是很高,只有約摸一丈的高度,開了兩個門,一個在前邊,一個在後邊。從後門出去,走不多遠,還有兩個較小的營寨。

這兩個營寨是反擊用的,等到戰時,其中也會駐紮少量的軍卒,為了以策萬全,郭永甚至準備派出部分自家的廣宗軍,一旦遇到敵情,普通守軍負責守營,廣宗軍則尋機主動出擊。

中間的核心部分呈方形,便於屯駐部隊、囤積物資;兩門的出口處部分是長方形,有利士卒行動;其餘部分和營寨的外觀一樣,也都是曲折形。

這種構造,即使被攻破後,敵人要想在營壘內擴充套件戰果也是很困難的,因為營壘內的道路不是直的,而是拐彎抹角。

敵若入內,必陷入困難境地,易被守卒分段截擊,且同時郭永還在這些曲折的道路上設定了一些陷阱,比如進入某段路後,前後可有千斤閘放下,守卒能居高臨下地射箭、抑或丟入柴、油,用火焚燒。

又且因為中間部分是方形,負責指揮的將官也能夠視營內各處的戰況及時遣派後備隊過去支援。這等精心的佈置之下,即便營壘不大,駐軍不多,但是如果用之得當,配合高地的地形,實有很大把握可以擋住數倍之敵的攻擊,而只要敵軍不能將這處營壘和西面的津鄉先行拔除,那麼他們便始終無法放開手腳,全力去對江陵城發動攻勢!

客觀來說,郭永也算是煞費苦心了,雖然從目前的情報來看,即便作唐的黃忠部北上和吳牛部合軍一塊,也其實不到萬餘人馬,若是其他諸侯的部曲,一萬人馬,即便是沒有關羽,郭永也有充足的自信,便是單憑江陵城,支撐個把月也是沒有問題的。

可既然城下的敵軍乃是青州黃巾,哪怕不到萬人,郭永也實在是不敢有任何懈怠。畢竟如今世人皆知,青州軍才是徐州牧王政麾下戰力最強,同樣也是戰績最為驕人的嫡系部曲!

(同王政集團內部一樣,外部也對他的軍隊,根據戰力強弱,威脅程度做了明確的劃分,即分為青州軍,徐州軍,以及揚州軍等)

把營壘都檢驗了一遍之後,郭永等人催馬下到平原,郭永揚回望高處,揚鞭指點,問黃曄道:“黃公觀吾之營壘如何?”

“觀此營寨,便知郭太守文武兼備,深通守禦之道。”

黃曄連連點頭,由衷地讚道:“這般佈置有度,我江陵已是固若金湯。”

這話倒不全是吹捧,營壘乃是三軍將士的依賴所在,一個優秀的將領,不但要會排兵佈陣,更需精通安營紮寨,所謂止則為營,行則為陣,衡量一個將領是否有能,從其部曲的軍紀,可以看出他的“治軍”之能,而從止營為陣之上,便是看其“用兵”之能。

如原本的歷史上,諸葛亮星隕五丈原,司馬懿得知之後大喜過望,當即親自領兵去追擊撤退的蜀軍,路過孔明安營下寨之處,見其前後左右,整整有法,默然半晌,顧謂眾將曰:“此天下奇才也!”

“能建出這麼堅固的營壘,實話說,其實非我一人之功。”郭永哈哈一笑道:“家中的小兒輩倒是出了不少的主意,她從小就愛讀書,如今看來,嘿,倒真是沒有白看。”

“哦?郭陵賢侄年紀輕輕,竟有如此韜略,難得,真是難得。”郭永生有三子三女,其中最大的正是郭陵,黃曄想當然便以為是他了:“卻也難怪,畢竟虎父無犬子麼,哈哈。”

“黃公猜錯了。”卻見郭永一邊笑著一邊搖頭:“非是郭陵,乃吾家女王也。”

“什麼?”聽到這話,黃曄登時大吃一驚:“這營壘是郭照出的主意?她.她不是才十三歲嗎?”

郭照,便是郭永的次女,也正是未來魏國開國皇帝曹丕的正宮皇后,因誕生時有異常之象,加上少年秀慧,最受郭永寵愛,視為掌上明珠,曾特別驕傲地跟別人說:“吾此女,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作為她的字。

因為這個字實在太過霸氣,導致原本的歷史上,連史書都更多以其稱呼記載,反正讓她的真名淹沒歷史之中,無法考證了。

“哈哈,若非豆蔻之齡便有超人之識,吾女又如何能當得起王者之稱?”

見黃曄這般驚訝動容,郭永不由愈發得意,笑聲愈發宏亮,直衝霄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