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周瑜迴轉正堂,魯肅上前問道:「這龐家人上門所為何事?」

此時的龐統在襄陽乃至荊州或許已不算什麼籍籍無名之輩,但在作為青州人的魯肅眼中,對方身上最重要的符號還是襄陽龐氏,或者說是龐德公的子侄。

「能有何事?」

周瑜緩緩坐下,輕笑一聲,「聽說我揚州百姓缺糧,龐家不愧名門望族,仁厚高義,自要來扶傾濟弱。」

「言下之意,是龐家願意賣糧予我?」

魯肅情不自禁地喜道,隨即又面露狐疑之色,窺窺四周,俯身輕說,「公瑾,似是有些不妥?」

周瑜抬頭望了魯肅眼,問道:「如何不妥?」

「彼輩已知咱們心中所求,眼下迫切,怎地會主動登門?」魯肅問道:「難道不應該待價而沽嗎?」

對啊,劉表既然首肯,這些豪族自然願意去和揚州通商,這自然沒有問題,畢竟沒人會和錢作對,然則願意做買賣是一回事,如何做買賣卻是另一回事。

且你揚州缺的不是別的東西,是糧食!

這種致命的物資短缺,可以說從一開始便讓揚州這個買方失去了拒絕的權利,即這個買賣他們是一定要做的,換一句話說,就是主動權徹底喪失了。

魯肅亦是大戶出身,在他看來,商賈逐利乃是本性,若他是荊州的豪族,此時要做的就是安心的坐在家裡,一邊等著揚州人上門,一邊好好盤算一下如何狠狠地宰其一刀才是。

像龐家這樣登門拜訪不說,更將「主動權雙手奉還給他們這個「弱勢方」,這不合情理啊...

「哈哈,子敬,若是待價而沽,那便是行商賈之事,操計然之術。「周瑜微微一笑,「又如何算是扶傾濟弱?」

「你的意思是?」

「若是正常買賣,龐家固然不應這般姿態,不過這樣的話,解你家主公燃眉之急的人情卻也只會落在劉表身上。」

周瑜道:「若是要價狠了,不止不是人情,反會結下怨恨,龐家不乏能人,這龐士元更是荊楚高俊,豈會看不出此節?今日上門,正是做姿態,他們不僅會賣糧給咱們,且是略低於正常的市價。」

若換做一般人,可能又會產生疑惑,龐家既然想要賣人情給王政,那為何不直接送糧呢?

要真是這般,對王政那邊送出的人情到是足了,可未免太過顯眼,甚至有可能引起劉表乃至蔡家等其他豪族的猜忌,所以送是肯定不能送的,甚至也不能太過賤賣。

魯肅自然能想到這一點,聞言欣然點頭:「吾主英明神武,賢名遠揚,此得道者多助也。」頓了頓,又訝然問道:「既是談論此事,為何不找我這主使商談?」

旋即自家先反應過來,哈哈一笑:「想來是公瑾昨日舌戰群儒,庭辯俊彥,竟以一人之力將荊楚衣冠簪纓盡數折服,一日間便在城內名聲鵲起,所以這龐統方才慕名前來,欲要一睹風采?」

周瑜微微一笑,的確有這一層的原因,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點。

龐家擺出的姿態對揚州方面而言是一個極大的利好,不僅是在龐家可以用一個合理的價格拿到糧食,接下來與其他家商談的時候,也是有了一個底氣,而有龐家的表率在前,其他人自然也好把價格喊的太高,叫的太黑了。

從這一點來說,龐家其實也算是擋了別家的財路,算是為了王政樹了敵人,積了怨恨,這份人情不可謂不大,既然做出了這麼大的犧牲,必然要讓王政清楚明白,完全收到才是!

魯肅不知道龐統是何許人也,反過來也一樣啊,人家也不知道你魯肅是誰啊,你能不能明白龐家的苦心,又會不會將這份苦心明明白白的告訴王政,

不好說。

周瑜卻是不同,名門之後,又在昨日大出風頭,人品上有家族背書,聰明能力也已表現,龐統上門之後,三言兩語便立刻明白了周瑜的「明白」,自便放下心來,欣然離去。

......

另一邊,劉表雖然已經傳下了借糧、通市的令旨,卻還有許多的細節需要與揚州使團商討,而在黃家和龐家的牽頭之下,荊州的豪族大戶們也紛紛與魯肅開始了一陣討價還價,最後終於敲定,黃、龐二家為示友好,以略低於市價的兩成出糧,其他人以略高於市價三成出糧。

價格談定了,又討論起了如何運輸。

幾百萬斛的糧食不是個小數目,走陸路肯定不可能,若走水路,這運糧的船是用劉表的船,還是揚州自己派船來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