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傳出後,僅僅兩日後,閻象便提前趕回來了。

當此時,王政正在城內校場上親自做大軍出發前的動員誓師,聞訊立刻跑去迎接,見其帶來的人馬不少,粗略一觀大約有三四千人, 不由心中一定。

隨後回府議事時,兩人近處當面,王政才發現這書生風塵僕僕,衣服上滿是血汙,不由立刻露出關切的神情:

“先生,看來這一路上不太平啊?”

這一次戰事下來, 閻象的氣質頗有改變,以往的儒雅風采淡了不少, 臉上的神情卻堅毅了不少。聞言,他笑了笑,淡淡道:“如今下邳軍的主力,應是聚在淮陵城,不過高山離廣陵郡地理最近,應也駐紮了一支部曲。”

“人馬多少不知,但是城外十里內,卻派了不少的遊騎掃蕩,意圖隔絕我軍來往通道。”

“在下之前人少時,倒是頗有交戰。”

“後面收攏的兵卒多了,就無妨了。”王政哈哈一笑,問道:“對了,揚州可來人了?”

“主公派了上將軍喬蕤前來。”閻象點了點道:“這段時間象本收攏了近萬人,不過喬將軍認為下邳敵人剛逢大勝,主力尚在,更是士氣旺盛, 故索要了大半走了。”

“哦?”王政劍眉一揚:“你回來時可交戰上了, 戰況如何?”

“目前還是對峙中。”閻象回道, 隨後話鋒一轉:“據喬將軍轉述, 主公聞咱們這一路雖折了紀靈,卻攻下堂邑,更大敗廣陵軍主力,已是喜不自勝,深覺刺史英武啊...”

說到這裡,閻象頓了頓,有些不自在地笑道:“主公更言,如今這一路人馬頗多,刺史做為主將必是勞心勞力,故特意安排喬將軍將之前送於刺史的禮物一併前來,囑咐軍務要事,沙場輕鬆之外,亦可得些放鬆。”

禮物?

王政先是一怔,旋即反應過來。

這說的應該是那個美婢步宛兒?

這不胡鬧麼,他暗自撇了撇嘴,軍營之中,放個女子成何體統?

不過下一刻, 卻知道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攻廣陵事關袁術大計, 骷髏王這舉動看似不智,卻應另有深意,不可能是單純為了“犒勞自己”吧?

莫非是感覺這一路人馬太多?

即便袁軍都由閻象代為統率,卻還是放心不下,所以安排這個步宛兒前來身旁窺探?

“既如此...”想通此結,王政笑笑,便不再拒絕:“那就多謝州牧美意了。”

閒話一會,既然閻象已帶著新力軍回城了,王政自不欲繼續浪費時間,直接令古劍傳喚眾將,正好讓閻象帶來的幾個軍官先和同僚相互熟悉。

眾人聚集大堂之上,王政環視全場,露出滿意的笑容,朗聲道:“如今咱們又來了幾千江東勇士相援,兵馬已過萬餘,更是將勇兵精,廣陵已是唾手可得!”

先吹捧一下鼓舞士氣,王政才切入主題,展開地圖,指點廣陵周近:

“依本將所見,這次攻打廣陵,前路上雖只有輿國一城阻攔,可廣陵北面尚有高郵諸城,亦相隔不遠,不可不防也。”

“因此,不若分兵三處,居上的左翼,閻先生,由你安排人馬,旨在逼近、攔截有可能來援的郡內其他廣陵軍。”

“右翼居下,本將安排古劍等人留駐堂邑,守住咱們的退路咽喉...“

“至於中軍麼,本將和先生一同帶著六千人嗎,目標自是攻輿國,取廣陵!”

三言兩語介紹完畢,王政側頭問道:“先生以為,如此安排可否妥當?”

“刺史乃大將之才。”閻象頷首:“一切便聽刺史安排便是。”

自堂邑一戰,王政以哀兵之道銳以兵鋒,又親冒弓矢振奮軍心,在這方面閻象早已實打實的佩服其能,自無異議:

“刺史準備何時出兵?”

“原計劃五日內便進發,先生來的及時,時間尚有寬裕。”沉吟片刻,王政道:“友軍長途跋涉,今日才至,這樣吧,且給一日時間休整,後日便直接起拔!”

“刺史如此愛惜兵卒。”閻象自無意見:“難怪麾下將士每戰必先了。”

當下兩人詳細商榷,日期定下,正事就告一段落。

待閻象離去後,王政走出校場,登高望遠,便見碧空如洗,白雲蒼狗,空闊的平原上,似乎已隱約可見廣陵一點模糊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