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王政的婦好(第1/3頁)
章節報錯
便在孫靜準備出戰之時,舒縣城中突然放起了十幾盞天燈,這卻是周暉在王政示意下的所為。
這些天燈用竹篾紮成方架,湖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就靠熱空氣飛上天空,它們隨風高揚,燭光映亮了赤色的燈籠,一點、一點,散滿整個戰場的上空。
孫靜凝目看了會兒,他當然知道城中突然放出這些天燈自然是有目的的,只是天燈雖然各路諸侯皆有,但每家放出多少盞,什麼顏色,又代表了什麼意義,卻是各有不同。
既然看不懂,孫靜也只是心中提高警惕,待騎兵集結完畢,方才收回目光,他也沒有鼓舞士氣,只是言簡意賅地說了一個字:「走。」
而城外那些埋伏在山下林中的兩路信使,卻是在天燈升起的第一刻便或騎馬、或飛奔,走出了隱蔽的地點,作為王政的麾下他們自然清楚,這些天燈傳達了王政的將令:
趁著敵人注意力被引開的時候,此時該衝入城了。
情報是戰爭的耳目,對於王政而言即便此次不能突圍成功,至少也得給外邊的信使創造機會,好讓他們入城,然後根據外邊戰況的發展與變化,才可以制定出新的對應方略。
信使們在暗夜裡潛行,孫策的帥帳中燈火通明。
「戰至此時,舒縣城中已無勇將。」環視眾人,孫策突然聞到:「諸位,你們以為王政接下來會如何應對呢?」
諸將面面相覷了好一會,終於有一人說道:「王政年方弱冠,儘管聽說其人心性還算沉穩,畢竟血氣方剛,且此子當日起事時便以「天生神力」自吹,又曾先後與文丑、張飛等當世虎將捉對廝殺,不落下風,少則好勇,強則自負,以末將看來,他的對策無非四個字。」
「哪四個字?」
「親自上陣!」
「此見正與本將相同。」孫策拊掌大笑,又補充道:「非但因王政年少好勇。他要真想突圍而出的話,魏延、喬綰兩人既已勢衰,他就算不願出戰,卻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是不得已而必須為之。」
喚來傳令官,吩咐道,「即傳本將將令,命前陣凌操、孫靜留心,倘若城門大開,王政出陣,不需上前邀戰,只需牽扯包圍,此獠首級,本將當親取之!」
火光如焚,夜轉深沉。
城下戰中,數騎突然衝出孫策軍陣,繞行斜側,奔至門前。守門的軍卒看清楚了他們的來歷,沒有阻擋,放他們徑直入城。來不及下馬,便催促坐騎,沿著馬道賓士上得城樓,兩三騎士一起滾落馬鞍,拜倒王政面前。
這三個人雖然都是來自吳勝部,卻是分成兩撥,只是因為之前孫策突然再次收緊了包圍圈,他們無法再次輕易進入舒縣,故才明明是先後出發,卻是同一撥來到王政面前。
先出發的信使先躬身行了一個軍禮,旋即大聲說道:「稟告將軍,我軍大捷,已於三日前擊敗孫賊黃蓋部,克復六安!」
這話一出,城頭之上先是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默,似是對於徐州援軍竟然旬月不到便將六安重新奪回一事有些難以置信,好一會周暉才強忍激動又問了一遍:「果真?」
那信使瞥了眼周暉,傲然說道:「縣令這話說的,俺難道還敢在天公將軍面前謊報軍情不成?」
這下眾人再無懷疑,陶澤忍不住道:「不容易啊,打了這麼長時間了,每每收到的都是孫賊攻城拔寨的戰報,這還是頭一遭是咱們收復失地啊。」
確實,雖然舒縣抵抗的極為頑強,也算是讓戰無不勝的孫策軍吃了苦頭,但說到底畢竟也是被動的防守罷了,而吳勝奪回劉安的意義可決然不同,甚至擊敗的還不是一般的孫賊不取,而是有大獎黃蓋所率領的精銳部隊!
在經歷了太多的失利之後終於取得了一次勝利,對人心的激勵,士氣的鼓舞不可謂不大!
「六安怎地是頭一個收復的失地?」這時那信使卻搖頭道:「之前黃忠將軍先打下來的合肥才是。」
「哦對對對。」
不管如何,確認此事之後,不僅周暉面帶喜色,陶澤等人更是帶頭歡呼起來,這歡呼聲越來越響,漸漸瀰漫到了全城。
王政同樣心情振奮,只是不同其他人等,明明這場給揚州軍找回面子的勝利乃是他麾下的徐州軍所創造的,他的臉上卻反而十分平靜,強自將喜色抑制。
他受後世資訊爆炸時代的影響,總覺得為人主的上位者,便應該是喜怒不形於色,而正因為有著自知之明,清楚自家骨子裡並非什麼雄主人傑,所以反而從一開始便嚴格要求自己,表面的文章一定要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