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王政的婦好(第2/3頁)
章節報錯
所以他在外人面前向來表現的頗有城府,尤其在人多的場合,更要予人一副少年老成的穩重模樣。
故此,他人激動雀躍之時,王政反而先對著那信使溫言說道:「辛苦你了,這般奔波地將捷報告知本將。」
那信使聽到這話,只覺得心頭一片火熱,滿面生輝,更是暗自佩服,想道:「前線獲勝,何等驚喜!將軍偏能不緊不慢,就好像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似的,真有王者之風。」連稱不敢。
王政又勉勵幾句之後,才澹澹地道:「且把前線軍報文書拿來本將觀看。」
「諾。」信使恭謹地取出軍報雙手面呈,王政展開觀看,見較之前幾封軍報,此一封言語不多。
「建安元年,秋七月六日,午時。因此前已知城中孫賊人馬疲軟,毫無鬥志,我軍又發起攻城,及未時,王熊部再次擊潰東面防線,城牆塌陷,郭祭酒乃調吳勝、黃忠等諸將,齊聚東城。」
「此戰,郭祭酒甚至親臨前陣,失志一戰取城,令下:「回身者斬首,停步者斷足!」諸將各率精銳,相次勐攻。短兵相接,失石如雨,將士皆殊死戰,莫有退者。殺孫賊千餘。適時敵將黃蓋聞訊,亦至東城,乘駿馬,披銀甲,馳突城內,來往指揮。孫賊諸將亦皆相續馳援到來。戰入膠著。
「遠見黃蓋迎來,黃忠將軍去甲策馬,肉袒舉刀,呼喝中親引本部直突城內,欲生擒之。敵軍雖眾,無有一合之將;勇士雖少,無不以一當百,呼聲驚天動地。賊將黃蓋受其神威所懾,不及五十回合再次敗退,黃忠將軍振臂彎弓,一箭中其面門,彼既遂墮馬下!」
「敵失主將,孫賊盡皆驚駭,惶惶而逃,因而大潰,自相踐踏,死者無數,此戰最終斬首二千,俘虜千餘,生擒黃蓋及其諸將,唯有孫賊賊首胞弟孫權以數騎遁去,吳將軍已廣佈哨騎沿途追殺,嚴防細搜!」
孫十萬怎麼會在六安?
還給他逃走了?
王政聞言先是一怔,之前的軍報裡可沒有提及此事啊,旋即又啞然失笑起來。
在又何妨,逃又如何?
孫權在守成,權謀乃至宮鬥上的表現或許極為出色,可如今自家和孫策乃至其背後的吳郡孫氏已是勢成水火,到了不是你死便是我活的地步了,孫策還有機會給孫權留下一個讓其發揮才能的江東基業嗎?
若是能留下,那便是自己兵敗身亡,也看不到那一天吧,何必擔心什麼孫權呢?
思慮至此,王政不再多想,只是拿著軍報顧盼左右,對周暉、陶澤等人笑道:「之前最後一封軍報時,奉孝曾向本將誇口,說是五日之內必能收復六安。如今算來,可不就是在五天之內?好,甚好,非常好!」
六安大獲全勝,確實是件喜事。王政歡喜之餘,卻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又側目那信使問道:「攻破六安,我軍獲勝固然是喜,卻不可輕敵冒進,急援舒縣,如今城外孫策或許另有埋伏,意圖圍點打援,不可不防。」
話音剛落,一旁另一個信使便介面道:「將軍,小人此來便是稟報此事。」
「諸將謹記將軍囑託,奪回六安後,便親率主力與日前抵達合肥,已然渡過巢河,正日夜趕往舒縣,沿途並未曾見有敵蹤。」
「昨日便到合肥了?」聽到這話,一旁的周暉笑道:「那最多三五日便可抵達舒縣了。」
「正是。」那信使道:「中間要是沒有孫賊的埋伏,三日可到。即便若有孫賊的埋伏,吳將軍也已經下定了決心,教小人轉告將軍,至遲五天內,必兵臨舒縣城外,即會立刻展開對孫賊的圍剿!」
「嗯。」王政頷首,旋即問道:「你們既已抵達合肥,與成德的袁州牧部可聯絡上了麼?」
之前合肥、六安陷於黃蓋之中,西北面的成德便立刻成了最前線的門戶要地,按王政所料,袁術但凡不徹底失智,都會立刻派遣重兵屯防成德!
如今吳勝和黃忠等人既然拿下了六安,那麼舒縣解圍不過早晚的問題,但那是王政所期盼的嗎?
他攜軍南下從一開始的目的可不是為了援助袁術,而是為了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孫策!
既然如此,成德的兵馬自然便要借來一用了。
「小人來前,郭祭酒已派了使者前去成德,要求其和我軍一同發兵,務求按照將軍之前的囑咐趁機對孫賊形成反包圍,郭祭酒所派使者皆為天誅營的兄弟,盡為精兵干將,按道理成功抵達成德應該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