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各自來援(第1/3頁)
章節報錯
兩支部曲化成兩股洪流,在雙方將領的命令下撞擊在了一處,沒過多久便見戰場中央,敵我屍體堆積漸高。
這一場惡戰參戰人數雖然不多,論起搏殺慘烈卻是遠勝之前,莫說周暉等經戰不多的文武諸人,便是陶澤這等久經陣仗的亦不由為之動容。
場上只有王政一人看似面如古井不波,但其實也只是表面的平靜罷了。
因為同樣是做壁上觀,對於城下兩方士卒上演的前仆後繼、旋踵赴死,其實被這等壯烈景象觸動最大的,恰恰正是王政。
哪怕類似的場景他早已看過了無數次,卻猶自是看似不動聲色,其實心有慼慼。
因為原本的王政,正是其中的一人...
因為前世的他,也是其中的一人..
一場戰爭中真正能夠瓜分勝利果實的永遠只有少數人,或者說是寥寥幾個姓氏。
而真正創造出勝利果實的人是誰呢?
是那些籍籍無名,卑微如蟻,低著頭匍匐而行的最底層者,他們是大部分人,他們付出了最為昂貴的代價,卻從來沒有資格參與瓜分的盛宴。
甚至從始至終都不知道有這一場盛宴...
他們不僅在後世、史書留不下名字,甚至就連指揮他們去赴死的主將們,或許也很快就會把他們拋諸腦海,悉數忘記。
凝視著下方逐漸悽豔的血雨,王政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兩句詩句,不由低聲呢喃道: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廝殺至今,凌操已被死傷者迸濺的鮮血染紅了整個身體,有他殺死的,有別人殺死的。有自己的血,也有敵人的血,朦朧了他的雙眼,更讓整個世界都失去了原本的五彩繽紛,盡是一片慘紅。
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凌操更不在乎了。
因為此刻他一雙通紅的眼眸裡,那面風雨中招展的將旗越來越清晰了。
凌操知道他離它已經很接近了...
或許只有十幾步,又或許十步都沒有了?
不管了,只要再加把勁,就能奪下這面軍旗,那麼對面守軍定然大亂!
跳躍的火光中,他一刀砍翻了擋在前面的最後一名兵卒,隨手一抹擦去臉上的血水,旋即揚臂舉刀,回首高呼:“各位兄弟,賊人防線已破,軍旗近在遲尺,奪旗首功,唾手可得,殺啊!”
憑藉凌操的勇悍,孫策軍已在白刃戰中佔據了絕對的上風,更從敵人的防線中撕開了口子,既然看見了勝利的曙光,鬥志自然愈發高昂,紛紛高喊著緊跟凌操奮勇向前。
眼見自家這邊亂了陣腳,周據身邊一個親兵急聲勸道:“都尉,賊人攻勢兇勐,不若暫避鋒芒?”
周據聞言勃然變色,斥道:“方才不明孫賊所圖,退卻乃為誘敵深入,如今已知他們為我將旗而來,豈能再退?況吾兄此時便在城頭觀戰,更有徐州牧王政當面,一退再退,豈非示弱人前?”
親兵還待再勸,周據已是拔劍出鞘:“此時兩軍相持,我軍便落下風依然還有人數、地利的優勢,並未露出敗像,但若不戰而退,勢必人心惶惶,後果不堪設想!”
說罷將劍直接插在地上,隨後親自上前握住大旗,高喝喝道:“今日有我無敵,決不後退,殺!”
關鍵時刻,周據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更透過不懼生死的丈夫氣概穩定了居心,本來搖搖欲墜的陣型總算穩了下來,隨後周據更分出自家的親兵甲士衝了上去,徑自撞進了孫策軍的腰部。
作為二流武將的凌操,一般士卒的確難以抵擋,但是跟他衝進城內的其他兵卒雖是悍不畏死,戰力上卻並未多麼出眾,登時被牢牢地阻擋在了更遠的外邊,整隻隊伍被分割開了。
好機會!
眼見凌操陷入了自家的包圍圈,周據登時雙眼一亮,瞪著不遠處猶自揮刀砍殺的凌操不放,正打算自己再帶著最後幾個親衛一同上去,嘗試將其生擒活捉時,耳畔突然傳來一陣低沉的嗡鳴,卻是從城外傳來的號角聲。
周據心中一跳,急忙停下腳步,抬頭望去,心中只是想道:“莫不是賊子又有兵馬增援,欲來取此缺口?”
這時身邊一個親兵卻是聽出了意思,忍不住叫道:“都尉,這是要撤退了。”
天色越來越黑,大雨始終不停,加上今日本來就是勐攻的第三日了,哪怕知道這個自然塌陷的缺口是個難得的機會,可在王政等人及時的應對下,孫策軍似乎也明白了沒有可乘之機,再一次先選擇了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