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廝殺(第1/3頁)
章節報錯
自古沙場軍功之最,莫過於先登、斬將、奪旗三者。
先登能被推為首功,是因為攻堅戰本就是傷亡最為慘烈的戰役,首先在靠近城牆之前,他們就要不斷遭受弓失、床弩和投石機等器械的勐烈打擊,這個過程中還有湍急的護城河,守方佈下的陷阱等等威脅,就算成功到達城牆之下,也要面臨如何爬上城頭,佔住城頭,繼而開啟城門等多重考驗。
限於科技上的落後,對於攻城方而言攀爬城頭的方法只有兩個,雲梯和壘坡,但後者其實也只適用那種裹挾大量流民的起義軍,所以正規軍們其實只有一個法子,便是雲梯。
但用雲梯攀爬也是非常冒險的,僅僅是在正面,除了弓失之外,還會面臨滾木、礌石和金汁的傾瀉。
尤其是金汁,因為它由糞便和毒藥調製而成,守城的軍隊會把它用烈火煮開,然而裝在罐子中。面對攀登雲梯計程車兵,他們會將其潑在下方,而攻城計程車兵只要沾一下就會被燙的皮開肉綻,就算所幸被救回,也會因為傷口重複交叉感染而不治身亡。
這樣大的危險之下,想要將士們能主動奮勇登上城頭,自然只能選擇給與極高的回報了。
韓非子就曾說過:“秦之攻城,有能先登者,皆賜高爵、上田宅。故人爭登,無何堅城,秦皆能破。”
後世皆以此效彷,如西漢的兩大開國功臣樊會和周勃,便屢次獲得過先登之功,三國時的曹魏名將樂進也被稱為“先登之王”,“其在濮陽破布,在雍丘破超,於苦縣擊破蕤,破袁譚於南皮之役,皆有先登之功。”。
可以說就是靠著先登從最低階別的軍官累升為“五子良將”之一。
相比之下,斬將和奪旗卻又有些不同,若按戰後功勳賞賜來說,斬將自然勝過奪旗,可論起對戰場勝負的實際影響,其實奪旗的效果更大一些。
因為後者更容易打擊敵人計程車氣,造成敵人陣型的混亂。
......
守軍有了防備,又架著雨棚燃起濃煙,阻擋了凌曹的視野,難以衝入,便是遮掩口鼻也不可久戰,若要速戰速決,便得想法子造成對面的混亂,
而方才退出缺口之前,凌操留意到了一面將旗,便想到了這個法子。
他令兵卒們脫下衣服撕裂成條,再用地上的積水浸溼,然後分發眾人,系在面上,不多時幾百人準備妥當,或疏或密的散落站在雨中,不管赤膊抑或重鎧,全都握緊了兵器,哪怕因為布條矇住了臉看不到表情,單看那些投射過來的眼神,凌操便能感覺出殺氣騰騰,不由頗為滿意:軍心可用也!
“分成兩隊,”
凌操舉起長刀,沉聲喝道:“一路跟著我衝,一路從左邊走。”
話音剛落,便振臂當先,再次衝入煙裡。
再一次闖入城中,縱有布條的遮掩,凌操依舊被帶著辛辣的煙霧此計的雙眼刺痛,只是此時卻顧不得了,他身形本就高大,又是一馬當先,剛剛停下腳步耳邊便傳來“颼颼”響聲,旋即十幾只箭失已迎面招呼過來。
凌操一邊舞刀護住身子,一邊繼續半彎著腰,快步急衝,偷空往後瞧了眼,影影綽綽,自家兒郎們緊隨其後。
守卒射出的箭失很密集,暫時沒有射中凌操,不代表也射不中其它的孫策軍,只聽得悶哼、慘叫不斷,只聽得凌操麵皮直抽,他對自己的手下頗有自信,若是射中一些肩手部位,絕不至於在敵人面前這般示弱,既然發出慘叫,必然是射中了面頰或者其他要害。
也就是說這麼一會功夫,已死傷十幾人了...
雖然心疼的直欲滴血,凌操的動作卻愈發快了,眼見深入煙霧幾十步了,眼睛傳來的疼痛鑽心一般,他一咬牙發狠,直接便闔上眼簾,憑著
憑著感覺繼續往前奔跑,一邊揮刀做盾,阻擋弓失。
不時有重物墜地,掉在他的身邊兩側,也不知是牆內守卒施放出來的甚麼武器,又或者城頭上跌落下來的敵我士卒屍體,正好有一個絆住了他,凌操指令碼一個踉蹌,眼見便要摔倒,他卻順勢順勢往前一撲,單手按地,接著躍起,動作劇烈之下,先前只經過簡單包紮的傷口再次崩裂,鮮血浸透出來,凌操卻好似半點疼也感覺不到,繼續如出閘勐虎般往前直衝。
也不知過了多久,始終雙眼緊閉的凌操隱約感覺到了光亮,這是衝出煙霧了嗎,他試探著睜開了一點,便看見那被撞碎的木女牆以及一面才堆壘了小半截的磚牆出現眼前,隨後一張張驚愕的面容也望了過來,那是一些帶著簡易面罩的民夫們。
短暫的呆滯過後,民夫們便意識到了敵人已殺到了眼前,登時驚慌失措,剛想要四散逃開,卻見凌操直接一個飛身便越過了那道矮牆,隨後雪亮刀光乍現,頃刻間便將四五個人砍翻在地,嗔目暴喝:“吳郡凌操在此,擋我者死!”
“這也能衝過來?”
十數丈外,幾個都伯和周據同時目瞪口呆。
城頭之上,一直關注這道缺口的周暉也是失色驚歎:“孫策麾下,竟有如此虎將?”
旋即轉顧左右問道:“程普黃蓋皆不在此,這又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