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安城。

被無數親衛簇擁著的孫策,站在這座城池的最高點,城牆的哨望塔上,俯瞰遠方,似乎已隱約能看到遠處的平湖城,心中不由湧起豪情萬丈。

實話實說,即便是佔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便宜,不過在佔領襄安的過程中依舊讓孫策付出了不少的代價,包括糧食、軍械乃至最為寶貴的老卒,甚至連孫策自家的嫡系部曲都受到了一定的折損,這對於剛剛獨立不到一年時間的孫策而言,其實也算的上是頗為沉重了。

但在孫策眼裡,只要拿下了襄安,一切便是值得的!

因為襄安是廬江郡的東面門戶,屏障重地,更掌握著長江沿岸的渡口,只要佔領了這裡,不僅整個廬江徹底失去了最為重要的長江天險,甚至連前往九江郡的通路,也暴露在了自家大軍的鋒芒之下!

也正因如此,在佔據襄安後孫策並沒有親自率軍去進攻後面的臨湖,只是讓程普率領三千部曲前去攻城,自家卻是暫時停下了腳步,一邊讓吳郡大本營安排官吏前來接管襄安、一邊親自出面安撫百姓,便是想著先將腳下的據點先行穩固,消化。

後面的事情證明了孫策的這個決定是極為英明且正確的,因為袁術的平亂大軍來的比意料中的更要快,但因為孫策並沒有選擇盲目的全軍出擊,攻城拔寨,不僅躲過了在臨湖城下被袁術軍前後夾擊的風險,反而趁著平亂大軍急於馳援的心理,與程普兩相配合之下,玩了一手極為漂亮的圍點打援,最終將這支兵馬近乎全殲!

雖說一個不查,被主將李仁帶著不足千餘的殘兵敗將逃了,但已經無關大局了。

因為孫策十分清楚,如今袁術的大半的主力都被調去汝南防守昆陽的夏侯惇了,李仁所率領的那五千人馬的戰鬥力之不堪,大半為新卒,亦是愈發顯露了自家這位舊主如今的力有未逮,捉襟見肘...

那麼他若是還要再派遣援軍,恐怕只剩下兩個選擇了。

一,將汝南防守曹軍的兵力調回。

二、從壽春,合肥這類重鎮裡抽調屯防的部曲前來支援及及可危的臨湖。

無論袁術做出哪一個選擇,孫策都十分樂見!

因為便是他拿不下臨湖,也一樣可以北上啊,只不過多饒些路罷了。

如果真有援軍前來,一旦讓孫策看出端倪,這是袁術從壽春、合肥等城調遣來的守城軍,那麼他必然會兵分兩路,一路留下來牽扯住此地的袁術軍,另一路卻可作為奇兵直取九江!

反正從成功渡過了長江拿下了襄安開始,孫策便已失去,這一場由自家發動的戰爭,最大的主動權也已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只要擁有襄安,他進可攻,退可守,可以直接去打九江玩斬首行動,亦可先穩打穩紮,徐徐吞下整個廬江郡。

至於那個死鬼紀靈的跟屁蟲李仁,早晚有一天,他會親自砍下這廝的腦袋,用它來祭奠戰死的那些江東男兒...

不,這等無能之輩哪裡配做祭品!

孫策突然搖了搖頭,轉過頭看向天空的北方,那是壽春的方向,同樣也是徐州的方向,眼中閃過瘋狂的怒焰,嘴角卻微微一扯,露出一個極為森然的冷笑,心中只是想著...

還是那個豎子的頭顱更加合適!

想到這裡,他的心情再次急迫起來,恨不得立刻便佔領整個揚州,整個江東,旋即帶領無數的江東男兒親自殺去徐州,攻克下邳,拔取開陽,用王政乃至所有天軍的血來洗清自己那日所受的奇恥大辱!

不過最終孫策還是強自按捺住了這股衝動。

他閉上了眼,昂起頭,深深呼吸了一下,強自平息了自己翻騰的情緒,用力按了按劍柄,方才重新張開了眼睛,環顧左右道:“傳本將令,令後方丹陽、吳郡籌措的糧草、輜重、器械七日內必須渡江到達襄安!”

“十日後大軍西進,與程普部匯合共擊臨湖。”

眾將轟然應諾。

孫策點了點頭,剛剛轉身要往下走,隨意一瞥卻又腳步頓住,他看到了城牆上那些新增的痕跡,烏黑色的血跡,殘破甚至塌陷的地段,不由眉頭一皺。

“襄安如今是咱們的了,”他轉身又補充了句:“怎都占城這麼久了,還不進行修葺?”

“立刻征伐城中所有百姓,給本將三日內將四面城牆尤其是西、北面修葺完畢!”

“另外,再多加石磚,增厚增高!”

襄安城作為長江江畔的一處城池,水運發達之下,其實定位更接近是一處港口,加上之前袁術和劉繇交戰的原因,整個城池的防禦體系更傾向於東面,以為防守丹陽可能出現的敵情,至於西面臨湖、居巢,北面合肥、承德可能出現的進攻,幾乎用處不大。

這樣的情況孫策自然不能接受。

儘管他對袁術麾下眾將知之甚深,唯一一個堪足論道的紀靈都已死在了徐州,剩下的什麼李仁、陳蘭不過是些酒囊飯袋,從不曾被他放在眼裡過,按孫策想來,如今的袁術缺兵少將,絕無奪回襄安的可能,但自在開陽吃過虧後,他的高傲性子終究是收斂了些,也開始考慮萬一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