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閣大臣的對峙(第1/2頁)
章節報錯
京師,中軍都督府。
徐輝祖看著牆上掛著的山東輿圖,目光死死盯著青州城的方向。
宋晟放下手中的戰報,一臉嚴肅地看向徐輝祖,道:“長興侯擅於守城,而不善於守野。雖他裝備了車陣,但面對如潮水的白蓮教徒攻勢,損失還是不小。”
徐輝祖轉過身,威嚴地說道:“白蓮教徒再衝擊,終也是匹夫蠻力,散兵遊勇,難成氣候。倒是指揮僉事劉遂二人,竟以保全實力為由,擅自下令後退,致使軍心大亂,損失慘重,此人,必須殺掉!”
宋晟很贊同徐輝祖的看法,戰場之上,軍令之下,唯有向前衝鋒,狹路相逢勇者勝,拼死作戰,絕不後退,方有戰而勝之的可能。
劉遂少了血勇之氣,多了心思,為了保全自己的部下,竟在出現一些損失後沒有選擇繼續投入作戰,而是選擇拋下前面作戰的軍士後退,這是軍人的恥辱!
按照軍令,劉遂當死!
只是……
宋晟猶豫了下,道:“那劉遂可是長興侯的老部將,眼下長興侯指揮青州城之戰,又判了劉遂戴罪立功,都督府這邊再出面處死劉遂,是否會引其不滿,消極怠戰?”
徐輝祖一拍桌案,怒道:“什麼戴罪立功,不過是袒護自己人罷了。戰場之上,軍令如山,長興侯這點都不清楚了嗎?若人人皆學劉遂,我大明將士誰還會衝鋒在前?!此人不殺,不足以安軍心!若長興侯有怨,那就讓他滾離山東!”
宋晟看著發怒的徐輝祖,眼珠一動,道:“府事,這件事應該由兵部來負責啊……”
徐輝祖瞬間明白過來,眼睛微微一眯。
按照規制,將領在外打仗,主帥自然是一把手,將士作戰失利,違反軍紀,可以按照軍令懲處,比如殺頭。
可問題是,主帥雖然是那一支軍隊的一把手,並他卻不是朝廷的一把手,能壓制與管理主帥的人多著呢,上面還有五軍都督府,兵部,內閣,皇上……
現在耿炳文治軍不嚴,有害軍心,作為地方都司的頂級上司,五軍都督府自然有權說說耿炳文,甚至可以直接派人強行處死劉遂。
但問題是,劉遂容易殺,可殺掉他之後,耿炳文的怨氣誰來承擔?
五軍都督府雖然不介意耿炳文發脾氣,但人家畢竟是長興侯,洪武朝的風風雨雨都沒送他走,只要他不犯謀逆之罪,滿朝文武這些“小輩”也沒人能收拾得了他。
所以,五軍都督府完全可以作壁上觀,將這件事交給兵部來處置,鐵鉉直接升到尚書,還沒多少實際功勞打底,相信不會錯過送上門的機會,殺個人,立個威。
徐膺緒走入大殿,對正在商議軍情的徐輝祖、宋晟說道:“據俘虜齊王軍士所言,齊王曾在青州找道人施詛咒之法,並於途中上岸,拿出了所扎草人,斬其首,言說建文皇帝——駕崩,而後鼓舞軍士,於白水洋遭遇水師。”
“詛咒之法?”
徐輝祖有些錯愕,看向宋晟。
宋晟冷笑道:“無稽之談,若世上真有詛咒之法,扎個草人就能危人性命,那中原又緣何會落入胡虜手中?先輩死戰,犧牲無數換來的太平,豈不成了笑話?”
徐輝祖連連點頭,這種歪門邪道,不過是糊弄下民間百姓而已,除了發洩下心頭不滿與憤怒之外,沒半點作用。
徐膺緒見兩人毫不在意,說了一句驚天之言:“皇上已經近一個月沒見大臣了……”
徐輝祖、宋晟渾身打了個冷顫。
徐膺緒這句話有些大逆不道,但也不是沒有道理啊。
要知道朱允炆素來勤勉,自登基以來,極重朝事。雖然他曾改了一月兩朝,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朝會時常都會臨時加開,就算沒有朝會,朱允炆也會待在武英殿處理政務,鮮有三兩日不見大臣的時候。
可現在朱允炆竟然破天荒地近一個月都沒有會見任何大臣,也沒有露面,聽說連行事風格也大變,遇到事情時,總是給內閣遞條子,很少正面處置問題。
不過就是一個風寒,也不至於把自己捂得如此嚴實吧?
難道說,這齊王的詛咒之術,竟真得讓皇上病臥不起,無法出面會見大臣?
徐輝祖有些不自信了,這詛咒神神秘秘,萬一有點作用,萬一皇上大人身體不太好,萬一有人隱瞞皇上病情……
得,必須入宮求見皇上,這事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