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夏思索了下,給了朱允炆一個肯定的回答。

朱允炆站在斷橋上,即沒有看到小白,也沒有看到小黑,只看到了看似勃勃生機,實則令人痛心疾首的桑田。

這幾年紡織業發展不錯,但也不能把西湖給填了造田吧?

知不知道填湖造田的危害有多大,別看現在能多收一些絲綢,但其損失遠比這大得多。雖然這個時代沒有可持續發展觀,但也不能如此短視吧……

“讓杭州安全域性千戶羅顯見我。”

朱允炆沿著白堤而行,情緒有些失落,西湖都萎縮成大明湖了,向上追溯五百年,怕都沒如此可憐的時候吧。

前面的白堤已可見湖水,只不過右側已填成了“島”,白牆黛瓦,別緻清幽,倒成了一些人家的園林之地。左側臨湖,修有觀湖亭,裡面人影綽綽,時有鶯聲燕語。

別說夏雨荷了,就是夏荷都沒有,湖水算得上青碧,一眼可見湖底,估計將一旁嘰嘰喳喳的叢佩兒丟裡面去都淹不死她。

元朝將南宋的失敗與滅亡歸罪給西湖,呵,怪不得元朝統治者腦子都那麼多水,這是吸取教訓的結果啊……

西湖有什麼罪?

它只是湖,只是水,它不是九尾妲己,迷惑不了帝王,也不是沉魚西施,使不了美人計。連總結王朝滅亡的經驗都如此草率,沒有百年國運也是活該。

“那邊是雷峰塔吧?”

朱允炆看向遠處山峰,一座塔矗立於蒼翠之間。

寧妃點了點頭,贊同道:“是雷峰塔。”

朱允炆嘆了一口氣,一掃頹然與失落,說道:“罷了,佛塔在那裡,且放下煩憂,走吧,我們去看看。”

找來兩艘小船,幾人泛波而去。

寧妃見朱允炆心情好轉,便問道:“夫君可知雷峰塔於何人於何時修建?”

朱允炆看著雷峰塔的方向,此時還沒有所謂的“雷峰夕照”的說法,不過若說起其來歷,寧妃雖是本地人,但未必如自己瞭解的清楚。

不過看了一眼寧妃得意的目光,朱允炆便順著她,說道:“不太清楚,好像有些年頭了。”

寧妃臉上帶著輕盈的笑意,解釋道:“已經有四百二十餘年,北宋太平興國(趙光義國號)二年,吳越國王錢俶命人興建,這其中還有一段浪漫之事,傳聞錢俶的寵妃黃氏得子,錢俶在欣喜之下,下令建造皇妃塔,即感於寵妃,也敬奉於佛……”

朱允炆打趣道:“等我們有子女,要不咱也修個塔?”

寧妃頓時羞得滿臉通紅,跺了跺腳,側過身,嗔怒道:“才不要!”

朱允炆見狀,開懷不已。

“這雷峰塔裡,可是有兩件寶貝。我打算拿走一件,送給母親大人。”

朱允炆凝眸道。

“寶貝?”

寧妃不解,這雷峰塔能有什麼寶貝?再說了,就算有寶貝,怎麼也比不上京師的天界寺吧?

不過呂太后信佛,若真有什麼佛寶的話,定能讓她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