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代造船業的輝煌(第2/2頁)
章節報錯
明代正是在元朝造船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之後打造出了五桅戰船、六桅座船、七桅糧船、八桅馬船,九桅——寶船!
而寶船的誕生地,正是南京龍江船廠!
朱允炆帶著幾名侍衛,與鄭和一起前往龍江船廠。
龍江船廠歷史悠久,前身是南宋時期的“龍灣都船廠”。
按照史料記載,自南宋淳祐九年至景定二年(1249—1261年)十二年間中,共造、修船三千二百一十九艘,可能力、規模可見一斑。
朱元璋打下南京時,龍灣都船廠依舊存在,並在此基礎上擴大了規模。
龍江船廠分為兩個廠區,南區為前廠,北區為後廠,均都水道直通長江。
經朱元璋與朱允炆推動,龍江船廠已有九個船塢,格局上為南五塢、北四塢。
龍江船廠的管理機構主要有兩個,兵部與工部。
兵部在龍江船廠下設了一個幫工指揮廳,承擔著督造、監察任務,以確保造船質量。
工部方面主要是由都水司負責,於龍江船廠下設了個提舉司,專門負責寫造船計劃,掌管造船事務。
而在這之下,還設定有數十個作房,如鐵作房、木作房、細木作房、篷作房、索作房、纜作房、油漆作房……
甚至為了給船上桐油,龍江船廠還在外面包了上百畝的桐樹林,專門供應桐油。
進入船塢,滿是沉悶而燥熱的氣息。
工部侍郎黃福早就得到訊息,提前帶人等候。
朱允炆沒有走幾步,就感覺到額頭有些冒汗,耳邊充斥著叮叮噹噹的聲響。
眾人行禮後,黃福介紹道:“皇上,這是工部都水司郎中萬海平,兵部幫工指揮廳主事蕭智,寶船總匠頭梁尚才……”
朱允炆含笑點頭,認識過幾人後,對梁尚才說道:“朕雖第一次來龍江船廠,但你的名字,朕可是看過多次,工部為你請功數次,朕可都記著。”
梁尚才惶恐,連稱不敢。
朱允炆看向遠處,有些激動地說道:“朕期盼了許久,終於成了,來,先帶朕去看看!”
黃福前面帶路,走了沒多遠,繞進一處寬闊且長的壩子,便可以看到遠處船塢中,停靠著一艘巨大的船隻。
“寶船!”
朱允炆深深被眼前的巨舟所吸引。
船艏正面有威武的虎頭浮雕,兩舷側前部有莊嚴的飛龍浮雕,艉部板上方繪有展翅欲飛的大鵬鳥。
眼前的船隻,堪稱後世的航空母艦,其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換算一下,長度大致是一百四十五米,寬近六十米,這意味著在這樣的船隻上,完全可以騎著馬來回跑來跑去,舉辦個百米競賽,說不定都不需要劃弧線……
船高十餘丈,分為四層,每一層都沿船舷兩側設有炮位,黑洞洞的視窗開啟著,裡面還沒有安裝火炮。
“還請總匠頭為朕介紹一二。”
朱允炆神色肅穆,誠摯地說道。
梁尚才指了指前面寬闊的舷梯,對朱允炆說道:“皇上,還請登船一看。”
朱允炆點頭,看了一眼身旁的鄭和,這個傢伙也已經痴迷了,說到底,他更為期待海洋,因為他的信仰。
踏著舷梯登上寶船,則是寬闊的甲板,船頭設定有一層前艙,而船尾則設定了一座四層的舵樓。
梁尚才指了指舵樓方向,解釋道:“皇上,這舵樓乃是寶船最核心之處,一樓為舵手操作間、醫官居所,二樓則為官員將領與外國使節居所,三樓設有神堂,供奉媽祖諸神,而最上面一層,則是觀測氣象、發出訊號、指揮艦隊的地方……”
朱允炆深深吸了一口氣,古人的智慧,絕不容小視,他們雖然不懂得那麼多物理學,但憑藉著他們的經驗與思考,早已形成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ps:
此一章,致敬古代造船業的先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