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大膽假設之下的地圓說(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士奇很擔心夏原吉,兩年清查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要知道第一次清查,用了四年時間才收尾。
夏原吉不是一個說大話的人,只對朱允炆提出了一個請求:「皇上,臣需要禮部、國子監、府州縣學一起配合,共同參與到清丈之中。」
朱允炆笑了。
不得不說夏原吉這一招實在是精妙。
前些年清丈土地的主力是國子監監生與縣衙、鄉里百姓。但這一次,夏原吉改變了策略,選擇以國子監、府州縣學為主,以縣衙、鄉里百姓為輔。
如今的府州縣學規模已開始起來,拉出來做點實踐課自然是沒問題的。只要錯開區域,加強監管,不讓學生清丈自家鄉里的土地,想來清丈進度與結果還是可以保證。
這種策略擱五年前依舊行不通,但現如今,已具備了這個條件。
朱允炆指示禮部與國子監配合戶部做好清丈工作,然後看向了工部尚書黃福:「戶部清丈田產不僅得罪人,壓力也大,但工部的事也不少,朕希望工部可以分清主次。」
黃福出班,正色道:「皇上,工部已確定了三大工程,三小工程,只等二月審議,一旦戶部應許撥給錢鈔,便可全面推行。」
夏原吉臉色有些難看,每年二月朝廷進行各部財政預算稽核,這是最難的日子,也是戶部最頭疼的時候。
拋開官員俸祿,軍餉,賞賜,皇室宗親支給與賑災銀外,剩下的財政會被各部往
死裡瓜分,每年都吵得不可開交,為了幾萬、幾十萬貫錢鈔鬧個不停。
今年工部搞出來了了三大工程,三小工程,這就是先亮了刀子,準備切去一塊肥肉了。
「具體說說。」
朱允炆饒有興趣。
黃福清了清嗓子,聲音高了幾度:「三大工程,即鐵路工程、水利工程與鐵艦工程。火車橫空出世,其未來在貫通南北、連通東西上的作用不容忽視,打造鐵路是必然之事。水利方面,需要加大各地淤塞河道清理、水井開挖、堤壩維護,準備於各地打造水庫,減輕地方洪澇乾旱對耕作影響……」
「鐵艦工程,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打造純鐵蒸汽機船隻八百艘,以滿足朝廷控制海洋,供應海外飛地,並接替淘汰下來的老舊木船。同時計劃打造一至三艘純鐵的大寶船,只不過這項工程難度太大,尚在論證之中……」
朱允炆對工部的安排很是認可。
老一批的木船在海上已經堅持了許久,再維修的成本日益增加,尤其是蒸汽機的使用對木質結構船的壽命影響很大,未來幾年是木船不斷淘汰的高峰期,也是鐵船下海的高峰期。
「純鐵的大寶船,暫且擱置吧。」朱允炆否決了這一項計劃,對黃福等人說:「純鐵大寶船的難度大,成本高,速度緩慢,優先建造純鐵大福船,適當增大一些也是可以,等兩三年沉澱之後,再啟動純鐵大寶船的製造也不遲
。」
黃福應下,繼續介紹:「三小工程雖帶有小字,卻也不小。其一,混凝土道路工程,工部希望花費十年時間,將主要官道全部鋪成混凝土道路。其二,印刷工程。匠學院在活字印刷上有了新的進步,工部希望藉此機會,推動活字印刷代替雕版印刷,以更快做好教材與相應典籍的印刷。其三,整頓與清查各地礦場……」
朱允炆微微點頭,看了一眼夏原吉,見他沒什麼動靜,便說道:「那就擬好文書,做好預算,二月共議。」
黃福瞭然,退了下去。
朱允炆看向刑部尚書暴昭:「《大明律》最初修於洪武七年,這些年來雖對部分刑律作過調整,然時過境遷,總有一些條款已不適用當下。刑部當聯合都察院、大理寺,做好刑律內容的
修訂。日後每五年或十年,安排一次律令修訂,將不合適的改了,將沒有涉及的內容添進去……」
暴昭沒意見。
這些年來大明發展很快,以至於出現了諸多新情況,而這些情況在律令之中並沒有出現過,比如擅闖火車軌道被撞死,這種事雖然還沒發生,但總要在律令之中明確一點,擅入軌道撞死不賠、不負責,朝廷還需追究其危害火車安全罪。
朱允炆安排妥當之後,對兵部古樸等人吩咐:「眼下四方戰事已休,北方面臨的威脅大幅減弱,兵部需要與五軍都督府商議,一是要推動火器普及代替,二
是進行衛所裁撤與合併,對於內地衛所,非是關鍵之地,可以適當改衛為所。」
古樸聽聞,看向一旁的梅殷。
梅殷沒任何表示。
沒了敵人,內部安穩,在這種情況下繼續保持龐大的衛所顯然是不合適的,何況新軍之策普及之下,朝廷的壓力也大,減少衛所軍士數量是必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