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夏原吉要開印鈔機(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一:寶鈔緊俏,價值升高。
其二:民間銀銅存入增加。
卓敬看向夏原吉:「上一次
透過鑄幣稅的方式,得了七百九十二萬貫鈔,這是洪武九年年底的事,至今尚不到兩年時間,如此一大筆錢進入民間,為何如此短時間內寶鈔再次緊俏起來?」
夏原吉認真地說:「原因很可能是出在民間對寶鈔的需求上,百姓、商人,官府,手中的寶鈔都在流通,可依舊不能滿足所需。整個民間物質一年增長了五成,可寶鈔卻沒有跟著增長,而是維持著原來的樣子。這就如人長胖了,短衣還是那一件短衣,自然顯得緊。」
「所以,戶部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深入調查皇家中央錢莊所言是否為真,市面之上的寶鈔是否已經升值。只要坐實民間出現了錢荒的苗頭,那戶部便能請旨,以鑄幣稅的方式,降低準備金銀條件,再度開印寶鈔。」
卓敬低頭看了看文書的內容,凝重地點頭,行禮離開。
夏元吉坐了下來,揉了揉眉心,從桌案上拿出了一本「經濟論」的書,憂愁不已:「一大把年紀了,竟有些跟不上節奏了。錢如何增多,又如何減少,降息、加息,通脹、通縮,這都是基礎之基礎,更難的還是對宏觀經濟的把控,這無形的手,不好把控力道啊……」
經濟的發展,催生了各種新的觀點與認識,經濟本身的特性也開始被發現,通脹、通縮問題也逐漸被證實存在。
戶部想要掌控大明財政,就必須進行持續不斷的學習,跟上時代的節奏。
夏元吉是一個對財務很敏感的人,也是一個對運作掌控能力很強的人,他做事穩重謹慎,依據性強,若認為可以多印錢了,那就說明國家確實缺錢了。
時間進入十二月中旬,胡濙、張算帶著馬哈木、把禿孛羅、捏烈忽終於抵達長江邊。
為表示對瓦剌的重視,朱允炆派出梅殷代表自己前往龍江碼頭迎接。
胡濙、張算見使命完成,做好交接之後,便前往皇宮。
朱允炆看著要行禮、又風塵僕僕的二人,笑道:「都是有英雄膽的人,為大明免去了一場征戰,這點虛禮就免了吧。」
兩人堅持行禮。
胡濙跪拜山呼之後,喊道:「臣胡濙擅殺瓦剌賢義王太平,請陛下治罪!」
 本章完
.
...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