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怎敢用天皇二字(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過多年海洋意識的強化,水師上下已經不再滿足於只在東海或南海晃悠。
遠航,前往未知的土地,發現未知的世界,將大明的聲音傳遍世界,友好一切友好的國家,消滅一切敵對的國家,這才是大明水師的神聖使命。
現在,日本國即將毀滅。
但鄭和相信,水師山下將士相信,日本國的滅亡絕不意味著大明水師使命的終結,恰恰,這應該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毫無後顧之憂的開始。
東海沒了日本國,大明在東海、東南海域將沒有任何敵人,即使冒出來幾個鬧事的,也定不會成規模。水師主力可以轉而探索更遙遠的海域。
堺港的大火實在是太大,隔著三十里都可以看得到。
京都,花之御所。
足利義持失了分寸,指著滿濟破口大罵:“你言辭鑿鑿,保證堺港水軍可以擋住明軍,可現在呢,堺港已被大火吞噬,元容西堂、一色滿範等人生死不知,明軍即將發起對京都的進攻,你如何交代?”
滿濟想過堺港會淪陷,在明軍付出慘烈的代價之下!
可怎麼都想不到,毀滅堺港的依舊是大火!
要知道一色滿範等人儲備了大量的水,他們完全可以在火起之前就撲滅了火!可偏偏,這堺港就著火了,而且還很大……
滿濟沒見識過石油,也不清楚世界上有這種水潑不滅的玩意,畢竟幾座島組成的小國,地底下沒有蘊藏石油,指望他們知道這東
西屬實困難。
足利義持想要殺掉滿濟,可此時殺人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更無助於守護京都。
在這一刻,足利義持想逃了。
明軍太過恐怖,被視為最後屏障的堺港,竟然連明軍半日都沒擋住!就京都裡這些老弱病殘,是個人就拉出來當兵的軍隊,怎麼可能是明軍水師的對手?
足利義嗣看出了足利義持的退縮與畏懼,站了出來:“幕府的威名不容玷汙,若父親還在的話,一定會在此處與明軍血戰到底!勇敢的軍士,必死的決心,一定可以消滅強大的敵人!”
足利義持看著一向柔弱,此時卻變得堅強的弟弟,原本想逃走的心思變淡了許多。
長期以來,父親足利義滿便十分器重足利義嗣,甚至將他引見給天皇!
自己絕不能表現的不如他,否則,即使逃走之後幕府存活下來,自己也將失去威信,所有人都將轉投足利義嗣門下,到那時,幕府將軍的位置,巔峰的權力,都將換人!
足利義持不允許自己失去將軍的位置,咬牙說:“作為足利幕府的將軍,我將用生命來守護京都,守護幕府的榮耀。此地決戰,任何人都不得退後一步!傳令,但凡提議撤離京都,退走京都之人,格殺勿論!”
足利義嗣當即支援:“將軍所言極是!任何想要撤離京都之人,都將視為對幕府的不忠!我們當全力殺之!萬望諸位看清形勢,大明水師絕不會留幕府
之人一條生路,我們所能做的,便是向死而生,以死戰求生存!”
言日野氏、二條良基、世阿彌等人紛紛點頭。
足利義持被足利義嗣搶了風頭,雖是不滿,但此時也沒有發怒,穩住人心才是最緊要之事。
京都開始了最後的動員。
既然要戰,自然要選擇最合適的戰略。
言日野氏、二條良基、滿濟等人分析局勢之後,決定將幕府高層從現在的位置遷至琵琶湖附近,並將兵力沿幾處盆地口駐防。
滿濟等人的想法很明確,明軍打下堺港,擺明了是從堺港上岸,若是直接派兵迎戰,那軍隊將不得不擺放在平原地帶,這會讓幕府的軍隊失去了地利屏障。
而若是將幕府人員遷至琵琶湖附近,剩下的軍隊便可以借山為屏障,選擇在盆地區域內駐軍。再說了,琵琶湖也在京都地界,不算放棄京都。
這種策略的選擇,可以讓京都獲得百里縱深,而不需要在平原地帶直面明軍。
足利義本不想離開花之御所,但情勢所迫,不得不同意眾人的安排,選擇前往琵琶湖遙控指揮,從而實現百里內五道防線的部署構想。
堺港的火燃燒很充分,所以在燃燒了一天一夜之後,逐漸就沒了動靜。
因為火勢所阻,明軍水師並沒有直接上岸,這也給了倭軍改變部署的時間。
這對於鄭和等人而言並沒什麼區別,再說了,這附近的山通常算不得高,百丈、二百丈,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