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科舉取士的衰落(一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京師城西,密林中有一座大宅,名為礦庫院。
這裡明面上是一座官府倉庫,儲備著大量的煤炭與鐵礦等物資,實際上是刑罰局的總部所在。因處在密林之中,又有官差把控要道,外人很難接近。
隱秘,隔絕,是叫破喉嚨外人也聽不到的地方。
刑罰局千戶馮謹手段毒辣,對人下手極重,加之有些心理扭曲,總能想著辦法折磨人。
福建建陽安全域性百戶劉敞,多年前也算是一位好漢,但在王仲和牽連之下,加上本身瀆職,被刑罰局逮送至此。
此時的劉敞已是四肢俱廢,就連一隻眼珠子都被挖了出來。可劉敞知曉的訊息有限,加之不夠資格,根本就說不清楚王仲和、陰兵的事。
另一名千戶杜宗晦看不慣馮謹,認為此人手法過於慘無人道,曾勸說顧三審警告馮謹一二,顧三審沒有警告,反而誇獎了馮謹。
刑罰局,調查的物件是安全域性,安全域性的人大部分都是硬骨頭,手裡沒有幾個令人聞風喪膽、手段殘酷的打手,怎麼能讓他們交代?
馮謹受到器重,效仿者多了起來,如鄧友、祈寧,這兩人原本是進士,後來在國子監打架被除名,連進士身也被廢去,絕境之中,刑罰局將此兩人招入。
鄧友、祈寧有學問,是個文化人,可文化人狠起來,就沒武夫什麼事了……
刑罰局內有人編唱:
馮設坐,身殘缺。
祁堆笑,鬼門敲。
鄧點燈,閻王疼。
劉敞不過只是被馮謹一人審訊,但福建安全域性千戶孫正成的待遇就好多了,馮謹、鄧友、祈寧三人一起審。
孫正成即便是再有一身骨頭,也熬不住這三位折騰,終於交代福建安全域性收了王仲和的黑錢,配合王仲和解決了兩個知縣,不僅如此,孫正成還與毛瑞喝過酒,知曉陰兵的存在。
對於毛瑞的痛苦經歷,孫正成深表同情,然後在美女、金錢的誘惑之下,掩護了毛瑞的身份,並幫助毛瑞辦理過照身帖。
“按照毛瑞的話,古今應該在海上。”
這是孫正成的交代。
顧三審不在乎具體的手段,只在乎結果。
鄧祁馮將結果交給了顧三審,顧三審當即將這個訊息密報給朱允炆。
朱允炆看過顧三審的文書之後,滿是疑惑。
幾日前,意圖刺殺朱文奎的白蓮教金剛張車,安排人送出八牛弩的斷事蔡奎,負責執行的衛所老兵王延壽等被押送京師,安全域性審訊的結果與種種跡象表明,古今在京師。
就連王仲和也一再認為,古今在京師。
在朱允炆看來,一個躲在暗處的陰謀家想要下一盤大棋,必然訊息靈通,掌握著京師動態,且手裡有一批人手能南來北往。
從劉寡婦洩密朝廷在西南全面推行改土歸流文書來看,這一場風雲驟起,必是有人用心運作。若古今在海上,那是誰在運作京師裡的事?
但孫正成與毛瑞畢竟打過交道,王仲和也曾說起古今在海外可能存有力量,這似乎又在說古今真的可能在海上。
朱允炆想不出來緣由,也沒這麼多精力指揮這些事,科舉與武舉是掄才大典,遠比這些事重要的多,只是責令刑罰局全面整頓安全域性,安全域性全力清查涉案人員。
會試的事,不需要朱允炆參與,但會試第一甲的三個人還需要朱允炆親自審定,並準備好殿試的題目。
這一年,福建莆田人林環進入朱允炆的視野。
早在建文七年,鬱新巡撫福建時,曾向朱允炆奏報過林環林舉人,說此人年輕但莊重老成,曉暢世務,才幹出眾,望朝廷委以重任。
事實證明,鬱新的眼光是正確的,林環絕非是迂腐儒生,而是一個通曉變化,善於治事的能人,文章出眾、邏輯清晰、策略得當,禮部推為會試第一人。
殿試。
題目很簡單,也很白話:
若為知縣,如何治民小康。
看著這一道題,眾進士心頭不安,看這架勢,想要留在京師謀個差事怕是不容易了啊。
朱允炆很清楚,君主雖然統籌大局,難深入地方,真正對百姓生活構成直接影響的,大部分時間裡並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當地的父母官,如知府,知縣。